燕王朱棣似乎就是這麼混吃混喝的在大寧待了下去。
一開始寧朱權還派人十二時辰不間歇的暗中的跟蹤觀察朱棣及其隨從的一舉一動,然而時間一長便失去了耐心,朱棣成天喝的迷迷糊糊酩酊大醉,而他的隨從葉仙似乎更喜歡逛街,每天在凌晨大街小巷中閒逛,看美女吃東西,反正就是沒有正事。
時間一長,朱權也放下了戒備之心,不再安排人跟蹤調查,只是漸漸的對朱棣起了厭煩,巴不得這個瘟神早日離開,但礙於親情和麵子,又不能將他攆走,心中不免有一絲小小的煩惱。
北平城外。時間已經到了十一月初,李景的五十萬大軍,如同一個緩慢移動的巨人這才慢悠悠的抵達了北平南部,當然了,這一路收穫頗豐,大部分將士都非常滿意,真心的覺得李景隆是一個好元帥,能夠體貼下情,愛兵如子。
李景隆的大軍先抵達了北平東南部的鄭村壩。
在這裡李景隆下令建立了九座大營,以作為進攻北平的依託。
“這才叫步步為營嘛!”看著九座大營,環環相扣,互相依託,李景龍非常滿意。
“如此進可攻退可守,咱們其實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大將陳輝不由得稱讚道,“尤其是咱們這一次,糧草和物資都很充足,不怕和北平打消耗戰。”
都督瞿能站在一旁,雖然默不出聲,他也覺得如此安排陣法確實沒有問題,糧草方面,雖然李景隆一路收集了大量的民脂民膏,但確實也起到了備足糧草的作用,這一仗就是打到明年,也沒有問題。
如此一來,瞿能變得心情大好,對這一戰充滿了信心,便建議道:“咱們現在是既不缺糧更不缺人,因此我建議在北平的九門外圍搭建九座堡壘,以作為進攻時的依託,水上面修建箭臺,高度和城牆一樣,可以支援用雲梯進攻計程車兵,同時還給對方以強大的心理威懾力。”
“好,北平附近,山多樹密,正好可以利用。立即下令士兵們伐樹造塔,告訴士兵們,這些塔建的越高越大,打起仗來他們就越安全。”李景隆聽從了瞿能的計劃,立即作出安排。
瞿能見自己的計劃受到主帥採納,也是非常高興,立即帶著兒子瞿良才領命去了。
李景隆之所以如此好說話,一是他怕回去後,瞿能參他一本,同時瞿能的軍事才能也是無可置疑的,早年瞿能跟隨過傅友德和藍玉打過仗,作戰經驗非常豐富,是他這個紙上談兵的人可以比的。這一點他嘴上不說,心裡還是明白的。
北平城內。
眼看著城外九座堅固的堡壘在圍著城牆搭建,城內的守將們內心的壓力越來越大。
有人提議,趁著對方堡壘沒有完全搭建成功之時,主動出城攻擊,按這個方案被朱高熾給予否決。
“敵眾我寡,且對方井然有序,如果現在出擊,正好中了敵人的圈套,不如耐心等待。”
朱高熾強壓著內心的恐懼,面容平靜的分析給眾人聽。
當堡壘上的箭臺慢慢搭建起來時,朱高熾下令從城樓上射箭,以阻止對方搭建,但收效甚微,九座高塔還是艱難的慢慢樹立起來。
臨近十一月末 ,天越來越冷了。黑雲壓城,北風呼嘯,一片肅殺之氣,一場幾十萬人的攻城大戰,眼看著就要拉開序幕。
大寧。榮豐賭場。
喧鬧的賭場中人來人往,各色人等穿梭不絕。
有來自於西域的客商,來自於東海的魚販,長白山的參客夥同著蒙古的馬幫,此外還有山東的響馬峨眉的劍客,武當的道士,少林的和尚,男女老少夾雜在一起,空氣中瀰漫著菸草、燒刀子、爆花油、以及胭脂和臭腳丫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