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您不是說末將與李健將軍的位置再說麼?”
“我說了啊,你為偏將。
李健是再說,現在不是說了麼。”
薛仁突然有一種被坑了的感覺。
不過也不敢跟張遠頂嘴,張遠的厲害他可是體會過的。
許多年前那鞭刑,薛仁到現在都忘不了。
“就這樣,李健為衛將軍府長史,府內一切公務交由李健處理。
這三日內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點齊人員,五萬人五名校尉統軍外加五名軍司馬,讓他們領兵停在池陽城外然後來見我。
另外物資一定要帶齊,五萬騎兵,期門軍與羽林軍將原有的裝備全部帶上。
其餘騎兵每人身著甲冑這是最起碼的,隨身攜帶弓弩環首刀,每人配備三根長矛。”
“長矛?”
張次公直接就發出了反問。
“對,三根長矛。”
“可是這會極大增加我軍的負重。”
“我自有用意。”
看到張遠如此堅持,張次公不再說話了。
“李健你直接去中軍府討要便是,現在一起以騎兵的需求為主。
糧食只需要帶夠支撐到我們到朔方郡的就行,然後再從朔方郡進行補充。”
“末將領命!”
張次公聽到張遠要帶長矛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反應,完全是因為長矛是步卒的武器。
一根長矛不管怎樣都五六米,騎兵用長矛只有歐洲那些重騎兵才會出現。
秦矛足足有六米之長。
漢矛再短也短不過五米,而是矛的造價高,從秦之後大漢就很少生產矛了。
因為弓弩的射程比矛的攻擊範圍遠多了,槍還有戟都要比矛輕而且好用,矛自然而然的就要淘汰了。
張遠一下子要十五萬根長矛,不說把長安的兵器庫給掏空,估計也差不多了。
張遠要這些長矛自然是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