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張遠雖然很喜歡司馬遷這個傢伙,但是也不得不說這傢伙寫起東西來跟歷史網文作者寫歷史一樣。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這傢伙在匈奴那邊死了還是沒死啊?”
“應該是死了吧,還未曾有漢人在匈奴那邊能活過這麼長的時間。
即便是以前韓王信手底下那些鬼奴也不可能。”
“我有個辦法能夠幫你混進匈奴人裡面去,但是不知道陛下會不會同意。”
匈奴人有個比較奇怪的特點。
他們要是抓到漢人的官員,是不會殺死的。
但是要是碰到那些主動投懷送抱的,反而會一直心存懷疑。
可能跟這個民族一直沒有停下燒殺搶掠的腳步有關。
搶來的就是他們自己的,別人送來的可能就是個陷阱。
軍臣已經吃過一次後者的虧,想要矇混過去,只有讓匈奴主動。
張遠也是奇怪這麼一點,現在張騫估計還在匈奴那邊,往後還有一個蘇武。187
匈奴人就是不殺他們,但是說實在的大漢要不是因為這兩傢伙後面還是回來了,估計都一度把這兩人給忘了。
想要以這兩人來換取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匈奴人也向來沒有提起這兩人的事情。
蘇武後來都被匈奴人給忘了,要不是漢昭帝即位跟匈奴達成了和議,提出蘇武這個人,可能蘇武就真的得在北海呆一輩子。
所以張遠想到的辦法其實跟蘇武還有張騫的經歷基本上是一樣的。
就是讓劉徹找個理由隨便讓褚達帶著一隊人馬出使匈奴也好,出使西域那些小國也好,反正河西還沒有被開啟。
大漢還沒有連同西域的道路,西北基本上都被匈奴包圍著,褚達帶著人短則半月長則一兩個月肯定就在大漠上被匈奴人抓住了。
到時候先寧死不屈,最後再讓大漢這邊透露一些訊息過去。
大概意思就是劉徹以為褚達投降匈奴人了,把他全家都已經全殺了這個樣子。
褚達再以極其悲痛的心情一把投入匈奴人的懷抱,成功率極高。
張遠就這麼快速的想了一想,估摸著成功率最起碼能有百分之八十。
而且最後李陵貌似投降匈奴的過程也跟這個套路沒什麼太大的差別。
“什麼辦法還得透過陛下?
現在陛下整個人處在暴怒的狀態中,恐怕要是我去提不會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