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覺攻擊它哪個部位,它便在我拳頭似挨未挨,似碰未碰之際,突然鼓起,十分恰到好處。
既不提前,也不錯後,火候把握十分獨到。
這一點很是關鍵,如提前將被攻擊部位肌肉群鼓起防禦,對方可提前變招。
這一變招靈活性極大,很容易預判估計不足,導致體內真氣未及時到達被攻擊部位而受傷。
我邊發招邊觀察,根據御猿的變化,悟出這上乘防禦絕技的精髓。
滑稽地是,這御猿刻意讓我參悟到這變化,它身體肌肉做出極為誇張的防禦動作。
比正常練功時鼓得更為圓大。加之我加快出招速度,一招緊似一招,一招快似一招。
它那毛茸茸身軀一會兒這一鼓包,一會兒那一個,鼓起一個我打一個,再鼓一個又打一個。
不知不覺間,這一攻一守,你來我往就戰了二百合。
御猿邊防邊說:“打得好!打得好!這樣才爽!
正好讓我活動活動筋骨。力道也好,很久沒人幫我按摩肌肉了。
小師侄呀!等你這次回來,師伯可以做你陪練,習得什麼妙招儘管使來!”
我也越打越上癮,越練越盡興,不自覺加快了進招速度,“三師伯,我已慢慢領悟這防禦法門。
原來這防禦武學與對弈無半點區別,真正高明的弈者,是那些防守穩固的。
進攻誰都會,很多弈者熟悉弈譜是為增加進攻力。
然真正高手能夠克敵制勝的法門恰恰在於防守。
防守不是死守,而是對那些進攻套路已爛熟於心,方見招拆招,靈活運用。
對進攻者棋路瞭然於胸,便迅速找出應對策略,方可取勝。
可以說進攻者如能看出十步,那防守者最少最少要能看出十一步。
這其實是一種姜尚垂釣,願者上鉤的策略。
正所謂以不變應萬變。三師伯,謝謝你讓我領會這上乘武學的精髓!”
我出招換式,在御猿健壯身軀重擊猛打,“啪!啪!咚!噗!咚!啪啪啪!”耳廓中就聽到這饒有節奏的敲打之聲。
“小師侄呀!你不用感謝我,最應該感謝的應該是你那大師伯。
你那時可謂白紙一張,一點內功心法都不得要領,是它讓你用十年時間,打好這內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