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清湯,但底料很講究,聽服務員說,湯料用的是老母雞、豬大排、豬大骨頭、雞胸脯肉、平茹等料制湯水。
聽著服務員講這些挺有意思,先聽一遍,感覺很神奇,吃的時候就越有胃口,這叫食文化。
國人則更了不起,把一日三餐都當作兢兢業業的功課了,煞費苦心,追求著那令人拍案稱絕的藝術效果。
聽說那正宗的滿漢全席要連吃三天三夜,茶餚不重複。
陳石有錢了,也沒什麼追求鮑魚魚刺,也沒專門去買過。
蓉城這邊,奇怪的特色菜菜名挺奇特,如螞蟻上樹、獅子頭、地三鮮。
就像很多公司賣產品,先給你講這東西的複雜的製造工藝。
都算是自己人,幾人沒喝白酒,只吃飯聊天,喝點啤酒。
吃著火鍋,王有才繼續陳石的話題:“陳總,國內中端品牌就多了,男裝七匹狼、花花公子、海之家、雅戈爾、卡賓......競爭太激烈了,還有國外品牌的衝擊,比如傑克瓊斯、駱駝、HAZZYS等等。”
王有才娓娓道來,各種品牌拈手即來,光適合年輕人的國內外男裝品牌就能說出二三十個,每個品牌的大概情況都瞭解,不愧是做服裝的。
陳石能搜尋強記,但網上的東西,也是網友補充內容的,還不如內行人清楚、可信。
說完這個,王有才想到奢侈品牌,嘆氣說道:“哎,高階品牌市場,都是老外搶佔了,我們想打出國門難度太大了。
至於國際奢侈品牌,咱國一家都沒有,可悲。
奢侈品牌才是賺錢的大頭,就比如LV的手提包,旅行用品,小型皮具,配飾,鞋履,成衣,腕錶,高階珠寶及個性化訂製服務,一年營收四百多億歐元,臥槽,相當於幾十個美邦。
稅後總利潤也有四十億歐元,嘖嘖,沒法比呀。”
陳石也感慨良多,他想建立自己的高階和奢侈品牌,就是想與老外爭一爭。
光用人氣轉換器還不行,也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所以,必須有一樣是非常出名。
想來想去,那就是他本身。
只有把自己在幾個領域做到全球都出名,自己創立的品牌才會得到老外的認可。
如果創立一個體育服裝品牌,如果創始人是運動冠軍,創立的品牌就容易得到認可,比如L寧體育。
換作一個首富來創立不一定能成功,就算成功,代價肯定會更高一些,公眾只會說,是拿錢砸出來的。
如果陳石想要創立一個奢侈品牌,那他就應該想辦法得到世界各皇室、各國政要的認可並使用這個品牌,那品牌就更容易得到公眾的認可。
這不僅僅是錢和商品質量的問題,還有各方面的底蘊。
任道而重遠呀!
說到國內中端品牌,可能就是卡賓了,港人建立,已經成為國內規模較大的服裝設計師品牌。
中端品牌不可小覷,就剛才的雅戈爾,去年銷售收入就達六百億元,利潤總額45億元,實繳稅收24億元。
比起森馬和美邦,中端服裝品牌的利潤率就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