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群體,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變成少數群體,除非必要,否則我不會選擇以損傷某個群體為基礎來取悅另一個群體。”
當然了,如果有一天有必要,林柯也會毫不猶豫地站在多數人那邊。
火車軌道左邊是一個無辜的人,右邊是五十個人。
當火車呼嘯而來,你只能控制火車變道撞向一個無辜的人,或者撞向那五十個原本就會被撞到的人,你會選擇變道還是不變道?
無數影視劇、無數小說、無數故事、無數雞湯等,給出了無數抖機靈、自認為很聰明的答案。
但是實際問題卻是選擇題。
正如取捨系統一般。
殺少數,成就多數。
亦或者殺多數,成就少數?
在這個問題上,林柯的回答永遠是殺少數。
在廣義上來說,就是犧牲少數,成全大多數。
站在歷史角度,前世很多皇帝都是這樣的,犧牲少數來成全大多數。
但是,林柯認為,那是站在必要角度。
如果是非必要角度呢?
如果有可能,極少數也不用犧牲呢?
比如一個普通的王爺世子、亦或者王國公主,生下來開始就錦衣玉食,但是他並不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父輩搜刮民脂民膏得來的,他只認為這一切都是應該的。
自己父母給自己的,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所以,這個王爺世子或者王國公主,並無罪孽,罪孽都在父輩身上。
甚至於一些心善的王爺世子和王國公主,還會努力幫助百姓。
可是如果劃定階層,他們毫無疑問會被劃定到士紳、官員、統治者階級。
那他們有錯嗎?
所以,林柯的變革家,不止是為百姓變革,也不只是為士紳、統治者變革,而是為了眾生變革。
眾生,也稱呼作人民。
百姓,只是其中之一。
接上的打工人、商場的老闆、電視的明星、寫書的作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
明星可以為了名利去表演,研究人員也可以為了利益去研究,作家可以為了稿費去寫作,打工人也是為了工資而打工。
沒有對錯好壞,沒有必須的偏袒。
打工人沒有利益和權益的保障,林柯就幫打工人爭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