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00. 矯詔放糧 (3 / 3)

虎符由青銅製成。郡國虎符為臥虎,郡縣虎符為立虎。

這半片虎符為臥虎,前後腳平蹲,伸頭,豎耳,卷尾,虎背有錯金銘文——“兵甲之符,右才[在]皇,左才[在]江都……”虎符為右半片母符,頸部有穿孔,頭尾有凹槽。

而子符在江都國太尉手中,頸部穿孔,頭尾是凸起,銘文為“凡興兵被甲,五十人以上者,必會皇符。”

虎符的母符與子符,臥虎頸部穿孔,頭尾凹凸槽相合無縫;虎背銘文“凡興兵被甲”五字,左右各半邊,像後世的騎縫章,要完全合符。完全“符合”,即可調動軍隊。這也是後世“符合”二字的由來。

郡縣虎符是走虎,昂首,塌腰,垂尾,行走姿勢。銘文及凹凸槽與臥虎相似,對應的地名是會稽郡、豫章郡、長沙國。

“微臣謝太后大恩!”利彭祖跪地飲泣,“能為家父報當年之仇,臣死而無憾!”

“哀家聽說,利將軍是原軑侯利豨之侄?如今軑侯只剩虛位……”

“稟太后,臣是長沙國相軑侯第七子之子,本無緣軑侯爵位。”

原來這利彭祖是第一代軑侯利蒼庶子的兒子。按禮制嫡長子利豨繼承侯位,成為二代軑侯。利豨為長沙國將軍,守土衛邊,在與南越國的戰鬥中受傷,為國捐軀。

利豨英年早逝,兒子體弱多病,未成年也死了。為繼承侯位,幼小的利彭祖就過繼給了利豨夫人,以利豨之子身份襲爵成為第三代軑侯。

“利將軍此番領兵,一為報家仇;二是可以戰功封侯。待百越平定,哀家會按功賜卿封地!”

“謝太后聖恩!”王娡的許諾,讓利彭祖感激涕零,連連叩頭。

“利將軍虎符收好!”王娡把四枚半片虎符放於漆盒,鄭重地交給利彭祖。

利彭祖接過盒子,高舉過頭頂,“臣定不負太后所望,萬死不辭,蕩平百越!”

“哀家還有一事。利將軍今日由皇帝拜為徵越將軍,並將詔書賜於你。皇帝只將節杖賜周將軍,未加拜將,周將軍必定心生嗔恨。你需安排人,緊隨周將軍左右……”

單靠虎符調動軍隊是不可能的。除了虎符之外,最少還要有皇帝親筆的詔書,以防萬一情況下,虎符被偷盜。

而節杖,等同欽差出行的旗幟,讓大家知道,這是皇帝派出的隊伍,不要衝撞,避行讓道就行了。於調兵遣將,無任何意義。

當年漢文帝到周亞夫的細柳營視察,被軍門都尉攔住不開營寨門,理由是“軍中只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周亞夫對軍隊的掌控欲,讓天子不得不防;而他對天子的剛直,說好聽點是耿介,說難聽點是傲慢無禮,讓天子十分的厭惡。

把周亞夫逼出山後,周亞夫到北軍軍營,與將士一起吃喝訓練,打得一片火熱,好不快活。

待利彭祖從雁門關回京,王娡就急不可耐地想要他們儘快出兵,就是怕周亞夫軍營呆久了攬權自重。

棋行險招,王娡要的是周亞夫做個頭牌顧問,赫赫威名壓服南越,又消失得了無痕跡……偏偏蹦出來個汲黯,矯詔開洛陽敖倉放糧,讓王娡措手不及!

征伐百越,計劃已定,不能再改弦易張。讓四個郡國自備糧草,集結兵力,也是逼郡國豪貴們出血。漢廷的財力,留下來要賑災、治理黃河,興修水利,搞大工程。

“利將軍,”王娡從袖中取出一隻精巧的瓷瓶,“越地瘴癧肆虐,瓶內是特製藥料,防水土不服,一進越地,就將此藥讓周將軍服下。他年老體弱,你千萬、千萬照顧好周將軍!”

利彭祖眼中疑惑一閃:“太后,這是……”隨即恭順自然,接過瓷瓶,“太后放心,臣一定照顧好周將軍!”

“嗯~~哀家等利將軍凱旋而歸,賜地封侯!”王娡淡淡一笑。

都是千年的狐狸,誰看不懂《聊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