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91. 主弱國疑 (3 / 3)

南越的不臣之心,象水底汙泥漚出的沼氣,窺漢帝國威壓稍弱,它就咕嘟嘟冒出泡來。此汙泥不除,終是後患!

“老臣願領命前往南越!”右丞相衛綰出列請命。

讓一國卿相去調停兩個小小屬國爭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吧!

文景二帝都說衛綰是忠厚長者。這個忠厚,有點老好人的意思。

新皇登基,加上皇太后垂簾聽政,朝中政治生態不明。這些舊皇的臣子都在觀望、揣測新皇的心思,以致朝議時,聽多言少,朝堂一片靜寂。

太子太傅衛綰,由景帝擢升為丞相,延續至劉小豬登基繼續為相,在新舊交替時起了壓倉石的作用。

作為百官之首,衛綰向來寬厚攬責。這是看劉小豬殷切詢問誰願出使東甌,眾臣都不言語,失望尷尬之時來救場的。

汲黯揖手:“衛相安坐朝堂。越人相攻,是當地民風彪悍,本就勇武好鬥,不值得煩勞天子使臣去過問!讓他們自己隨便打去!”

嗯?這是一個忠君臣子該說的話嗎?天子作為威加海內的大家長,兩個藩國因戰端向家長告狀求助,焉能不管?皇帝權威何在?大漢威儀何在?

“那,就由汲愛卿持朕符節,前去越地巡察調停!”劉徹抬手止住汲黯,皺起眉頭,“衛相要與竇相、田太尉商議,增兵匈奴之事。”

“聖上!不可起兵戈……”

汲黯又要直諫,被劉徹一聲“退朝”給打斷。

王娡在簾後聽指派汲黯去越地,急忙想阻止,但劉小豬話已出口。

天子無戲言。儘管不妥,王娡也只得作罷。

回到椒房殿,劉小豬來與母后議事。因劉小豬尚未親政,且未立後,加上王娡垂簾聽政,所以仍住椒房殿,比長樂宮離未央宮正殿近些。

“母后,孩兒派汲黯出使越地,是不是錯了?”朝議大殿上,劉小豬話出口後,才注意到母后擺手阻攔,“朕真是厭煩這個汲黯!”

“君無戲言。讓司禮太監送符節和聖旨去,催汲黯早早出發吧!”王娡笑言,“皇帝要尊師重教。汲黯畢竟是太子洗馬,位同帝師,這也是他敢於頂撞皇帝之底氣。”

“難道孩兒不該壓制他嗎?朝堂之上,他竟敢處處與朕作對!朕顏面何在?”

王娡看兒子抿嘴怒目,命侍女端了清火茶來遞給他。

其實,性格過於剛直的人,在大多數人心目中都是不討巧的。因為人們對於過於生硬的東西,都會有先天性牴觸情緒的。

“徹兒,若一石塊貼身,你自然會硌得難受。可這石塊沉穩剛直,有其用處。”

王娡也喝了口茶,“汲黯自比袁盎,為人倨傲、剛直敢諫。朝中需要一位諍臣,以顯皇帝納言善諫,開明德高。”

朝堂多官場老油條,察言觀色,對帝王頌揚附和。諍臣的存在,反對的言辭,會讓皇帝保持清醒的頭腦,決策謹慎,警惕出錯的代價。

自高祖以來,尤其文景二朝,都奉黃老之道、無為而治。汲黯習黃老之言,好清靜,是黃老之說這部分士人代表,不可隨意否定。

聽母后細細道來,劉小豬垂首:“可孩兒還是厭煩他!與匈奴和親,不興刀兵,皆是他力諫之言!我大漢兵強馬壯,仍受那蠻夷欺辱,朕斷然不能!”

劉小豬倔犟地昂起頭:“還有那南越,不打服他,還真以為朕好欺負!主弱國疑?朕要百越小國,成我大漢郡縣!”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