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八月。
文帝登基之後,向全國公開頒佈一條旨意,就是在每年的八月,各地諸侯王與列侯,都要前往京城長安,在高祖廟專門拜祭高祖皇帝。
與此同時,各諸侯王及列侯也都要攜帶黃金前來獻祭,以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在九真﹑交趾﹑日南等南方諸地有食邑者﹐以犀角﹑玳瑁﹑象牙﹑翡翠等代替黃金。
當然,作為回報,朝廷會為前來拜祭者準備上好的美酒,稱其為“酎”,加之祭拜時需要以黃金為禮,因此該制度被朝廷稱為“酎金制度”。
酎金制度,是西漢“以孝治世”禮制的高度表現,同時也是朝廷增加國庫收入的一種手段。
皇帝以“孝”之名收取諸侯王及列侯的財物,真正做到了一箭雙鵰。
既然是向高祖皇帝獻金,黃金的成色自然不能低。畢竟諸侯王與列侯都是貴族,地位與財富都十分顯赫,哪個敢用劣金糊弄祖宗?
所以諸侯獻酎金時﹐皇帝親臨受金。所獻黃金如份量或成色不足﹐王削縣﹐侯免國。
“皇祖母,我孃親的腳能舉過頭頂!”平兒一面向竇皇后撒嬌,一面學著王娡抬起自己的小短腿。
一旁的雙兒,正是萌牙的時候,嘴角掛著口水,被乳母抱著,看孃親拉伸練功,姐姐模仿,格格的笑。
“好,祖母知道了。你娘做到了,平兒能做到嗎?”竇皇后慈祥地回應著。
“我學學也能做到!”平兒不服輸地說。
太子劉啟進門,先給竇皇后請安,看到平兒有模有樣的學孃親,忍不住笑起來。
“平兒也要像孃親那樣嗎?別把你的小腿兒扯疼了!”劉啟說著,就去抱平兒,卻被平兒掙開。
“爹爹,我要學會!還要教妹妹!”平兒仍認真的模仿孃親。
“殿下,你看我們三個!大娡,小娡,小小娡!”王娡說著,拉平兒與雙兒站成一排,和平兒動作一致,抬腿,斜腰,歪頭,笑!
套娃三人組!除了雙兒被乳母抱著,手腳亂彈,王娡與平兒卻配合默契,逗得劉啟哈哈大笑。
竇皇后聽得熱鬧,也開心地笑起來。
“啟兒,今年的酎金禮祭,準備得怎麼樣了?”竇皇后問兒子。
“已有多位列侯獻祭過。”劉啟回答。
“那吳王劉濞,還是派使者來祭?”竇皇后皺眉,“這個心腹大患!拖了這麼多年,仍是拿他毫無辦法!”
劉啟沉默一下,鬱郁說道:“當初高祖帝曾預言說——五十年後東南會有叛亂者。劉濞老兒一直在招兵買馬,謀反之心,路人皆知!”
吳王劉濞,是漢高祖劉邦二哥劉仲之子,因為平定英布有功,被高祖封為吳王。
劉濞的封國在邊遠的東南,當時屬蠻荒之區。吳國領“三郡,五十三城”,以廣陵(即揚州)為都,包括豫章郡與會稽郡,差不多囊括了華東的主要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