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在載歌載舞的時候,辰廉卻已經和國師旗木得、還有若羌王議事。
“寶安,之前父王並沒有問你為何要出國遊歷,如今你可以說了嗎?”
旗木得也在旁邊看著她。
若是沒有聽到兩人那番話,或許辰廉還會委婉一點說,如今他就很直接的道:“這次女兒出國,主要就是觀察了一些各國的風俗民情,以及同為絲綢之路的必經國家的共同與不同之處,利處和弊端。”
“你發現了什麼?”
辰廉道:“利處就是我們四國,可以說是極為的富裕,金銀不缺,財力雄厚,中原商人從此過,要補給食物和水,對我們四國都極為的尊崇。可是同時,也有諸多弊處。”
“綠洲面積逐年變小,人口不足,一個國家加起來軍隊只有幾千。”
若羌王並不覺得如何,他道:“幾千軍隊已經是夠多了,周圍的國家,好多隻有一千軍隊。反正我們西域國家也不經常打仗,就算打仗,也夠用了。”
這就是辰廉擔心的。
不只是若羌王如此認為,恐怕思其餘那些國家也是這麼認為的。
這就導致絲綢之路上的沙匪肆虐,也根本沒有哪個國家會去管。
另外一點,就是這些沙匪大多隻會擷取貨物,很少殺人。
金錢,在真正的戰爭面前,還不如一粒米有用。
辰廉也不寄希望於這麼說就能夠讓若羌王聽他的,若是這麼簡單,他也就不會花這半年時間在外面跑上一圈了。
“父王,若是女兒指的戰爭,不是西域國家之間的呢?”
一句話,就令若羌王和旗木得變了臉色。
不過,不等他們再問,辰廉已經道:“那些都還不是頭等重要的是,父王,女兒在路上得了諸多對若羌有利之物,還請父王讓女兒參政。另,女兒還想讓若羌全民參與種樹。”
若羌王早就被辰廉之前那句話弄得心驚肉跳的,一聽辰廉這話,未免就有些犯暈。
“準了!”
“多謝父王,女兒懇請父王下令,讓全國開始在肇州三角洲那裡開始種樹,種樹的數量可以和減免賦稅以及若羌戶口掛鉤。外族人每人種滿一百棵樹,就可以成為若羌人。”
若羌王雖說還不懂辰廉的用意,此時也不會拒絕他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