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康熙大帝——玉宇呈祥> 第五十二回 知天命寢殿頒遺詔 護賢臣魚眼藏珍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二回 知天命寢殿頒遺詔 護賢臣魚眼藏珍珠 (2 / 2)

“主子!”馬齊嚇了一跳,以為康熙神智糊塗了。正要諫奏,張廷玉道:“臣盡臣職,死是本分。念其效力多年,臣以為流配打牲烏拉也就夠了。”

康熙沉吟良久,方一笑嘆道:“他七十多歲的人了,去打牲烏拉和賜死有什麼分別?罷他的官,留京待勘,從子孫裡找一個人替他流配吧!”

兩個人正待答話,車一晃,停了。哭得紅腫了眼的方苞隔著簾子道:“主子,臣方苞接駕!——主子有特旨,不許臣過去侍候。”說罷,嗚咽著伏地叩頭,挑起簾子看了康熙一眼,竟止不住放聲痛哭起來!

“朕才好些,你不要這樣。”康熙也覺感傷不能自已。“朕移居窮廬,把那裡改成寢宮,有些事得趁明白時和你們計議一下呢!”

過了澹寧居東的月洞門,裡邊的路不好走車了,一群人把康熙從車上架到一乘四人抬亮轎上,穿花渡柳進來。前頭駐防的便是武丹統領的善撲營御林軍和啞巴太監侍候的“窮廬”寢宮。馬齊對這個地方一直有著一種神秘感。很想進去看看,但到了籬前,康熙便停住了,回頭笑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馬齊和廷玉先退下去,把外頭的事料理一下——萬事不可輕廢輕興,一切如常才是興旺景象。”兩個人只得依命躬身而退。

“靈皋。”康熙回到這裡,看上去安詳了許多,因見方苞兀自面帶戚容,便招手兒叫到床前,說道:“你也有俗人之見麼?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前賢說過,寫在書裡,就是叫後人讀、後人想的。朕的病自己心中有數,已經過了頭一關。第二關闖過,就好比陀螺兒,轉穩了,那就還有幾年好活呢!”方苞黯然道:“生死事大,其理難明。所以聖人言生不言死,何況我輩?這幾天我真是又急又悲又驚!您的言談紀要都在我手裡,又沒有定住哪個阿哥繼位,萬一出事,頃刻便是塌天大災!”康熙道:“朕今日就想和你議一下這件事……你把那些東西……取來吧。”

“東西”就放在自鳴鐘旁貼金大櫃裡。方苞輕輕取出來,像抱著一個嬰兒,不知怎的,他覺得腿腳發軟,手也有些顫抖。

“這麼多呀……”康熙撫著案上的文稿,隨便翻看了一下,半尺厚的稿子上頭還分了綱和目,政治類、天文類、地理類、河防類、靖邊類……一編一編,都是平日他暇時隨心而談,方苞整理了,交他過目,每一類事例不詳時,由方苞查檔加註填寫。各編後頭都鈐了康熙“體元主人”的小璽以為信憑。康熙目光炯炯地望著用龍鬚草編織的天棚,良久才道:“遺詔文稿就從這上頭去想,不妨寫得長點,有兩萬字就夠了。……比如秋狩射獵,朕一生打死多少熊虎惡獸,這些事不要列進去——太瑣碎了。”

方苞點頭道:“這部書寫了萬歲一生輝煌事業,自當再精心編修,請萬歲為它起個名字!”康熙凝神想了想,偏過臉問道:“你看叫什麼好?”方苞道:“叫《聖文神武記》如何?”

“叫聖武吧。”康熙一笑,“這都是明擺著的事,不妨留點餘地叫後人去評說,自己吹自己是‘神’未免沒味兒。”方苞答應一聲,把文稿輕輕疊起,問道:“還要請旨,遺詔裡要不要將默定的繼統人寫入?”

康熙沒理會這話,卻轉了口氣問道:“你離開上書房到這裡來,多少日子了?”方苞想了想,說道:“八年了吧。臣已經八年沒出這園子了。”康熙心裡默謀著,說道:“是啊,十三阿哥被禁之後,你就進來了。把個一代鴻儒囚在這裡,不合情理啊!你要不要出去做官?”“不要!”方苞渾身一震,唏噓道:“聽萬歲話音,您不要我了麼?萬歲……自從駱馬湖一遇,萬歲以友道待我,我已暗自心許……願此生餘力,為聖主竭盡綿薄。如今主危國疑,正是臣捐軀效命之秋,望萬歲取臣這一片忠貞之心,留下臣吧……”

“主危或是,國疑則未必。”康熙靜靜地說道,“朕也沒說這會子就放你走。多少年來,臣子們惴惴不安,生怕朕百年之後,不能見容於子孫。這不無道理——本來一朝天子一朝臣嘛!朕再三至囑魏東亭他們,要儘早補清虧空,怕的就是朕死在他們前頭,他們吃不消!如今他們先去了,倒也安生。朕不選取老八,他的黨羽太多,狼一群狗一窩,其中也不乏李光地這樣的正人。黨羽多,爪牙利,處久要生變,朕過得不寧;一旦繼位,他便想振作,無奈擁立他的人魚龍雜處,情結恩連,怎麼下得了手?”

方苞至此,已經明白,康熙已決心定胤禛為嗣,只時間不到,他決不肯揭鍋而已。正想著,康熙又道:“如今的吏治再不整飭,非出大亂子不可。臺灣的朱一貴,幾乎就平不下去!福建泉州暴民聚眾數千,這起子奸徒搶掠富戶,危害鄉民,像蘭理這樣的驍將都彈壓不下……山東呢?鹽民暴動,竟困了兗州府,連孔府的佃戶們都裹挾進去……雖說這都是些毛賊,也是官逼民反吶!平……是平下去了,紙裡頭畢竟包不得火,亂源不清,治世就是緣木求魚——朕為萬世子孫計,也該——斟酌出一個像樣的皇帝啊……”他彷彿不勝重負般長長透了一口氣。方苞呆呆地聽著康熙的這些體己話,心裡暗自佩服:這番思慮,真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兒!像這樣周密的心思,何愁不能“終考命”呢?良久,方苞才拭淚道:“臣都知道了,主上好生安歇,今個兒太累了。”

“來人吶。”康熙慢吞吞喊了一聲。李德全和邢年等人忙從屋外進來,問道:“萬歲爺有什麼差使?”康熙冷冷說道:“自今兒起,朕的寢宮就改在這裡了。規矩也要加嚴。你們知道,武丹雖老,卻是個殺人魔王,朕無論說什麼,走出去一個字兒,幾十年侍候的情分就一筆勾了——咹?知道麼?”

“喳!”二人齊應一聲,“奴才沒這膽子!”

康熙“嗯”了一聲,又道:“出去傳旨:王掞於朕六十年大慶之日,輒敢妄言,混淆視聽。是不欲朕躬愉快,其心甚不可測,著革去其文華殿大學士職銜,流配黑龍江——慢著——念其年老,著由其子代其前往。本人留京閉門思過!”

“喳!”

“還有,”康熙陰鬱地說道,“泉州府永春、德化兩縣聚眾兩千,豎旗放炮一案,朕原有旨意,這些人原非賊盜,因歲歉乏食,不得已行之耳,遣部院大臣侍衛,前往招安即可。上書房大臣馬齊處置乖謬,擅自批文進剿,不但首賊陳五顯逸逃,且斬殺八十餘名裹挾之民,著革去馬齊領侍衛內大臣、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職銜,交部議處!”

“喳!”

方苞早已聽得瞠目結舌,臉色焦黃,沒點血色!他不明白:康熙為何突然大振天威,連黜兩名朝廷大臣?王掞一事尚有可說,這馬齊一向忠勤恭慎,為這點小過就革職拿問?

“傳旨,”康熙臉上毫無表情,“上書房大臣張廷玉,隨侍多年,並無善政建議。去歲朕下詔求言,該大臣敷衍搪塞,事主不誠!本應嚴議,念其除此之外尚無大過,著降兩級處分,暫留上書房行走!”

“喳,喳,喳!”

邢年、李德全鼻子尖上冒汗,因見康熙不再吩咐,複述了這三道旨意出去了,邢年因走得踉蹌,一出殿竟無端崴了腳脖子,一跛一跛顛著出去了。

“萬歲……這?”

康熙見方苞急得容顏改變,擺手一笑,問道:“譬如一粒珍珠,不想讓人尋著,放在哪裡?”

“放在魚眼睛裡!”

“一根木頭呢?”

“放在樹林裡!”方苞已經恍然大悟,不禁自失地一笑。

康熙伸出右手端茶呷了一口,笑道:“方才對馬齊說‘終須一別’就是這意思。你的事以後再說。先到各阿哥大臣府裡串串,就說替朕編的《御製樂律》已經告成了。叫十七阿哥胤禮送你一處宅子,你還可隨時進來見朕——朕今兒著實乏了,再會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