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哥的“宰白鴨”一案轟動朝野,八阿哥胤禩奉旨帶領一班人進駐刑部。在諸多阿哥中,完全獨立辦差的僅此一例,胤禩自然曉得這件事非同尋常。匆忙進宮請見,皇帝面授機宜。回到刑部後胤禩命人將天牢封了,並將刑部檔案一體鎖錮。舉朝文武見胤禩行事如此果斷幹練,有的欽服、有的害怕、有的詫異。第七天一早,胤禩乘轎往繩匠衚衕刑部正堂而來。步軍統領衙門派的羽林軍已接管了刑部關防,沿牆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甚是肅殺嚴整。待穩穩落轎,胤禩一哈腰出來,便見隆科多前來打千兒道:“八爺,遵您的令,司官以上的官員齊集二堂辦差,不得私相往來。這裡的關防雖說都是九門提督的,趙軍門都指派給奴才節制。外頭的事,八爺有什麼吩咐,只管跟奴才說。”
“難為你辦差用心。就是武職官員,也只能這個樣兒了,瞧不出你竟是文武全才!你就守這外面,有事可直接通報我。”說罷便踏上臺階。守在門口的戈什哈高呼一聲:“八貝勒爺駕臨了!”
堂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胤禩身著團龍江牙海水袍,頭戴東珠冠走在中間,十六名帶刀侍衛,三十二名太監跟在身後。木然呆坐的刑部官員“唿”地起身,馬蹄袖“啪啪”打得一片山響,滿人尚書桑泰爾、漢人侍郎唐齎成領頭兒趨前一步,叩頭說道:“罪臣等叩迎欽差大人,恭請聖安,請八爺安!”
“聖躬安!”胤禩仰著臉答應一聲。換過笑臉:“二位大人請起,大家都起來!”說罷居中案坐了,方款款說道:“此次本貝勒奉旨清查刑獄,受命已經七日,大家忙壞了吧!”他掃了一眼眾人,一個個熬夜熬得臉色蒼白,“國家設刑教民,以律法繩不軌之民,原為懲惡揚善,安撫百姓。使良善之民生業有所託、奸邪盜匪無所施其暴。實在是順天應民,養生教化之本旨。然而京師重地,居然有‘宰白鴨’這樣慘絕人寰之事,堪為刑部之大恥!經本貝勒連日糾查,現有待決人犯四十八名,其中有四人驗明不是正身——駭人聽聞啊!所以本貝勒不能不據實奏劾!諸公食朝廷俸祿,受皇上託付,捫心自問對得起大清深仁厚澤麼?對得起我皇上愛民之德意麼?!”說罷翻轉臉來,據案而起,將堂木“砰”地一拍,厲聲喝道:“隆科多進來!”
隆科多就守在刑部簽押房門口,督著親兵搬運刑獄文稿箱子。胤禩在裡頭說話,聽得清清楚楚。沒想到“八佛爺”一旦變臉,風骨如此硬挺!聽見叫進,隆科多忙幾步跨進來,垂手答道:“下官在!八爺有何憲令?”
“革去桑泰爾、唐齎成頂戴!”
“喳!”
隆科多答應著,便向臉色煞白的桑泰爾走去。那唐齎成卻滿不在乎,冷笑著自摘了頂子遞與隆科多。胤禩敲山震虎,見這個下馬威震得眾官噤若寒蟬,心下暗自滿意,發令道:“其餘各官自今日起,不必回宅邸,去掉補服,暫行在衙辦差。但請放心,我是很寬容的,不會虐待諸位,待事體明白,自有道理。”
胤禩說罷,徑自來到簽押房審閱檔案。剛剛坐定,便見九貝子胤禟紅光滿面大踏步進來。胤禩笑道:“原想著你病得很重,想把事情料理得略有頭緒就過去瞧你,不想你竟來了。看氣色倒不相干的,只是自己得多多保重!”胤禟只一笑,揮手令眾人都退下,撩起衣襬坐下,說道:“你哥子惦記著我,我更惦記你呢!看起來,八哥你是沉痾在身啊,要不要我尋個郎中來給你看看?”胤禟素來城府深,不苟言笑。這幾句話說得胤禩驚愕不已,如墮五里霧中,遂笑道:“你這是什麼話?我一點也聽不明白!”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胤禟陰沉沉一笑,說道,“八哥,你是咱們哥兒二十多個裡頭最得人望的。曉不曉得人們為啥子都擁戴你?”胤禩揮著扇子微笑道:“說到‘人望’,哪裡談得到?只不過我一向與人為善,仁義待人,從不輕易作踐人,因此人們樂於親近我。”胤禟盯著胤禩,說道:“但觀今日情景,八哥似乎準備自毀長城了?”
胤禩聽了一怔,仰臉略一沉思,笑問:“我奉旨辦差,怎麼叫‘自毀長城’?誰是我的長城?我又怎麼‘自毀’?願聞其詳!”胤禟沒有理會胤禩問話,起身向門口張望一下,喊道:“十四弟,你進來!八哥等著呢!”說完便徑自去了。
十四阿哥胤繫著黃帶子、穿著竹青袍,大步進來。身後還跟著一個五十多歲的伴當。胤禩一眼便認出是任伯安,不禁吃了一驚,卻裝作不留心,只向胤欠了欠身,笑道:“你回京了?甘陝那邊旱得如何?”
“久違久違!”胤拱手說道。他今年剛滿二十,和他的同母兄長胤禛長得很像,只個頭秉性卻酷似胤祥,為人十分豪爽。打過千兒請了安,便搖著扇子,嬉笑著道:“八哥,三日不見,便當刮目相看了!竟把這刑部衙門弄得個雞飛狗跳牆!方才兄弟進來,見著刑部這乾子人,平日惡煞神似的,這會子全都像死了老子娘似的。官袍補子都扒掉了,破爛流丟、喪魂落魄的,都成了喪家犬!”說罷呵呵大笑。胤禩看了一眼默不作聲的任伯安,笑道:“你和四哥一母同胞,怎麼這個秉性?這個瘋勁也好收斂些兒,沒的叫下頭人見了笑話!”這才轉臉說道:“任伯安,你來刑部做什麼?本來,我不該管你的事,你是九爺的人。只是聽說六爺、七爺還有十五爺欠的饑荒,都是你代墊的,你哪來這麼多銀子?如今你又來刑部撞木鐘?須知我在刑部,你不免要吃虧的!”說罷便待著臉吃茶。任伯安一躬身回道:“承爺問話,小的在雲南販藥略積了幾個錢,不敢稱富,全仗九爺扶持。小人雖糊塗,也還知道大樹底下好乘涼,主子們得意,奴才自然好過。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的就是主子的,並沒有兩樣兒。不瞞八爺,不但六爺、七爺、十五爺,就是十爺虧欠的十來萬,小的原也要賣掉景德鎮的一個瓷莊抵債來著,只是……”胤禩本想問他跟著胤到刑部的來意,聽他王顧左右而言他,遂冷笑道:“倒真難為了你這片心。我真是代哥哥、弟弟們謝謝你了!”
任伯安抿嘴一笑,說道:“八爺錯怪了小人。我的意思是,光憑做生意,哪能掙這麼多錢?我說過,這全憑八爺和各位爺的扶持才有今日!比如說,那年八爺請張德明看相,賞了他一萬銀子;他主持白雲觀,要這麼多銀子做什麼使?就全轉送給了小人——這和八爺賞小人,還不是一樣兒?各位阿哥,有的在雲南開銅礦,有的在興安嶺收金礦關稅,有的在柳條邊外挖人參。說句難聽話,若沒有小人下頭的人在那裡維持,也是要出漏子的。幾位爺借欠國債,那不過是前人撒灰,迷後人眼睛。阿哥爺們,拔根汗毛就粗過小人的腰!沒有爺們的照拂,就折盡了小的草料,也還是牛馬一條。”
胤禩聽了任伯安這一席話,頭腦一陣陣發暈。這裡頭舉的開銅礦、收金稅、挖人參以及讓張德明看相的事都是自己的隱私,既違國法,又違祖宗家法。每一件都是絕不能讓康熙知道的。太子居上,私自看相做什麼?更何況當時還說過“王上加白”的話,一旦洩漏出去就有謀逆的罪名!胤禩眼中波光一閃:他已明白了老九稱病的真意。
“八爺,”任伯安彷彿看透了胤禩的心思,謙恭地哈了哈腰又道:“小的極明白,法不傳六耳!別說天家,就是尋常人家,沒來由怎麼敢進去胡攪?八爺,我是來給刑部的人討個情兒,說是‘撞木鐘’也沒虧了奴才。您何必計較他們呢?自古以來,像于成龍、施世綸這樣兒的官兒有幾個?哪個不為錢?您素來有佛爺度量,最能容人的。所以滿朝文武裡頭,十有九盼著您百尺竿頭再進一步。但如今這樣大殺大砍,寒了眾人的心,再暖過來恐怕就很難的了!”
他的話說得極平和,不時翻眼覷看胤禩神氣。這些話既帶著要挾味兒,又似乎在安慰;既像是在警告,又彷彿在勸說。胤禩越聽,越覺得此人可畏,陡地一個念頭湧上來:趁此時權柄在手,何不將他立斬階前,萬事一了百了?
正轉著念頭,殺機勃勃地要發作,外頭胤風風火火進來,卻沒留意穿著長隨衣服的任伯安,因見胤也在,只抱著胤肩頭笑著說了句:“老十四回來了?”轉臉興奮地對胤禩道:“八哥呀!我去順天府,一股腦都查出來了,並沒有隆科多的事,順天府死囚八人,竟有三人不是正身!我一惱,照這兒的樣子,將府尹以下的官兒全他孃的扣了!他奶奶的,任伯安那個鱉孫看著多老實,其實那三個死囚都是經他手調換的——得想個法兒不要把九哥牽連進去。任伯安這畜生是不能留了!”正說得興頭上,站在一旁的任伯安笑道:“十爺,任伯安就在此地,十四爺已帶我來投案了,專聽八爺、十爺的發落!”
胤先是一怔,勃然大怒道:“我還以為你是個好人,原來你在下頭盡幹這樣的‘好事’!怪不得你有那麼多的錢!漢朝有個任安,是個賢良的名臣。你卻敢起名叫任伯安。可見你本就不是個正經東西!王八蛋,跪下!”脫著,不管三七二十一,劈臉一掌摑去,打得任伯安打了一個趄趔,左頰上五個指印頓時隆起。
“十爺,頭落地不過碗大疤,你何必如此?”任伯安猝不及防捱了一下,後退一步,臉色十分猙獰,但剎那間又恢復了安詳,不緊不慢地說道:“好歹我也是為十爺效過力、賣過命的人,你就讓我把話說完,不但我,就是我一家,何柱兒一家,都會感你恩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