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葉飄落盡之前,楚愁、趙芷水這對師徒到達了名滿天下的西京。
西京!西極帝國的第一繁華都城,是這個帝國王朝的最核心,四通八達的官道在山山水水之間蜿蜒盤旋如銀蛇般連通這個中心城池。在西極之地,不管再偏遠的城池——只要是大城池——哪怕遠隔十幾萬裡的距離,照樣有官道直達西京!
西京人口常年都在數百萬,這足以讓人們咂舌,要知道,在西極之地,因為商業農業都不發達,常年缺水,所以人口稀疏,能有百萬人口的城池,整個西極之地,只有屈指可數的個位數數目!而這兩年,西京達到了這個城池有史以來的最巔峰時期,人口竟然達到了九百萬!
這使西京成了天下第二大的城池!第一名自然是人口在這兩年突破了千萬人口這個匪夷所思數字的東極帝國帝都長安城!
第二名雖是第二名,卻絲毫不容小覷,畢竟是天下九州的第二,其分量可想而知。
城門口,一大早就排滿了進城的隊伍,商賈富豪、販夫走卒、僧人書生、道士巫婆、探親之人、閒逛之人、石匠木匠、鐵匠銅匠等等形形**的男女老少絡繹不絕的擠進這座人口密集的城池。西京這兩年為了能夠安放下這麼多人,不斷擴建,如今比起前幾年,擴大了三四圈,但仍是幾乎滿足不了整個西極之地擠入的人們。那些以前天天都是居無定所的閒蕩之人現在天天都怨聲載道,經常為了晚上睡覺的一些露天的“風水寶地”而發生口角之爭,有時候還會鬧得頭破血流。
這個城池,因為這兩年的猛然發展,竟然顯得有些擁擠,這是這個時代的人們所不能想象的。
不過,哪怕外來之人再多,這個城池再擁擠,在西京正中間的那座有著無上威嚴的名貴琉璃磚瓦蓋成的大殿群落——皇宮——仍是不受絲毫影響,皇宮的東、南、西、北四個大門外的四條“御道”,平時雖然車水馬龍,但卻不顯擁擠,因為這四條長長的御道有帝國精銳甲士時時維持秩序,不然每天上朝的王公大臣、黃紫公卿們的馬車根本無法拉到皇宮。
楚愁先帶著趙芷水先在西京城外的都亭西驛辦理了官牒路引,都亭西驛屬於鴻臚寺,是鴻臚寺設定在城外的專門負責各地各國來西京城內的外來之人事情的官家單位,隸屬於禮部。當然,不是誰想辦就能順利辦的。這其中楚愁又不免花費了一些銀子,但楚愁根本不缺這些——他的袖裡乾坤中不知道還有多厚的銀票和多少銀子金子。這些都是當年楚愁行走江湖成名後一些官、商、武集於一體的那些大勢力巴結他給他的,而他也很少拒絕,白白送到手中的銀子,又沒有做虧心事兒,不拿白不拿!而他用這些銀子金子,也做了不少“一擲千金”的俠義之事,幫了不少他所遇到的一些“俗事”。
一番輕車熟路的辦理程式,楚愁便拿到手了兩份官牒路引,然後帶著趙芷水入了西京城。
趙芷水再次為這種城內的磅礴氣勢所壓倒了,不時瞪著眼睛驚訝好奇地望著四周,不過後來她看到師父一幅雲淡風輕的表情,也就壓下了有些激動的面色——她不想給師父丟臉。
楚愁沒有注意到徒弟的這些小心思,只是微微眯著眼望著這座天下有名的超級城池,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感覺不斷充斥在他的心中。他當年第一次走江湖時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後來尋找趙秋韻的時候,他又來過這裡一次,所以他腦海中對這座名震天下的西京的印象只停留在數十年前,如今看著比當年要多出一倍的雕樑畫棟的閣樓和人來人往的人們,有些陌生。
他在這座城池沒有什麼故人,昔年第一次走江湖來這兒,純粹是仰慕這座雄城的威名。所以如今對這座城池的變化並無太大感觸。滄海桑田,與他何關?
這一次再走一次這兒,純粹是為了帶著趙芷水走一下,讓她見識一下世間的第二城池。
不過,這時候,楚愁突然站立不前,望向來來往往的人群盡頭。
在那兒站著一位個子高大,身形消瘦,眼睛明亮有神的老僧,老僧眉眼帶著慈祥的微笑走了過來。
趙芷水見師父停下腳步,她也跟著停下腳步,一齊和師父望著迎面而來的那位老僧,她有些好奇,微微歪頭,想著這又是師父的哪位故人。
“施主,我們又見面了。”老僧雙手合掌,開門見山地說道。
在老僧走來的時候,便有一股深厚的佛法瀰漫在楚愁、趙芷水和他這三人之間,隔絕了外面嘈雜的聲音,他們的聲音外面也聽不到。一旁的人只覺得他們三個站在那裡不知道愣著幹什麼。
楚愁一開始沒有想起這是誰,後來等到這位老僧走過來時才反應過來,“方丈,這是我們兩人第二次見面,沒想到你還是如當年那般一眼認出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