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日有些放肆了,你倆舅舅的鹽引不要就不要了,可是誰允許你跟母后這樣說話的?”張皇后鳳眸一動,“母后真是把你寵壞了,越發沒有規矩了!”
朱厚照自然也意識到自己的舉動過於偏激了,於是也慢慢靜下心來道,“母后兒臣語氣重了些,不過兒臣也是為了母后好!”
“哼!本來母后今天的好心情全給你攪了,你說怎麼辦吧!”張皇后紅唇蠕動,一副不樂意但是面對自己親兒子又沒什麼辦法的樣子。
“兒臣知錯!”朱厚照的道歉很明顯是很敷衍了事的。
“行了,母后累了。你回去吧!”
“兒臣告退!”朱厚照回去之後就開始研究這幾年擔任戶部主事的官員,他準備以此作為突破口來實施自己的計劃。他覺得皇帝不能被文官牽著鼻子走,自己的父皇在這一方面很明顯不夠強硬。
但是自從土木堡之變之後,這輸成了一個難以解決的事情。皇帝需要文官來幫忙治理地方與各項事情,總不能所有的國家大事都讓皇帝一個人來處理吧!
朱厚照現在覺得還是永樂帝那時候要好,那時候勳貴們都還在都是可以制衡的人選,可土木堡之變之後全都沒了。
“劉大伴,你去幫幫本宮找一找,父皇在位這些年所有的戶部尚書的資料,看看能不能找到!”朱厚照就等著劉瑾將材料找來。
當然,這並不是什麼難事。天色近晚,劉瑾就將整理好的文稿給朱厚照一一呈了上來。
先祖是南宋宰相葉衡,世居金華。景泰五年(1454年)進士。授御史。天順初年,因得罪石亨,出京擔任武陟知縣。成化中,累官大同巡撫。孝宗時,召為戶部侍郎。弘治四年(1491年),代李敏為戶部尚書。加太子太保。
“弘治五年,葉淇將開中法,納糧開中,變為直接用白銀換鹽引,徽商挾其在兩淮的優勢迅速發展起來。弘治九年,四月退休。為官期間,廣施仁政,減少納稅,深受百姓愛戴。”朱厚照讀著有關上一任戶部尚書葉淇的資料,“看起來他還是一個好官,可是為什麼會想出這樣的法子呢?”
“周經,明山西陽曲人,字伯常,號松露。天順四年進士。入翰林為庶吉士。弘治初擢禮部右侍郎,改吏部左侍郎,奸民獻地於太監李廣,戶部無奈,他倡率九卿上疏力爭治其罪。後官戶部尚書,整肅戶部奸蠢,不畏讒毀,寬逋緩徵,裁節冗濫,苛切之風為之少衰。”朱厚照看完這個周經的資料有些蒙圈了,“這倆人還都是為民做主的好官啊,等等到底是什麼東西不對呢?”
“本宮的注意點,不應該是他們是不是好官……”朱厚照抓著腦袋想了想,終於他將自己頭頂束髮的冠撓掉之後終於有些明白了。
“這不是本宮該注意的重點,本宮應該注意這些朝堂上的官員,他們是一個怎樣的態度。所為文官,一個是不可能成氣候的,必須要有一群才行!”朱厚照似乎開始開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