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厚照需要一個偉大的計劃,一個可以一舉擊潰文官集團,卻又可以讓文官們仍然樂意為大明效力的方法。
於是,朱厚照開始門頭苦苦翻閱史書。
以史為鑑,朱厚照覺得這樣就能在歷史的資訊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是問題就能解決,如果靠著這些官員來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是靠其他人來解決自己家的問題,那這個問題將會永遠無解,尤其是這種帶有強烈的利益衝突的問題。
靠別人是不靠不住的,靠山山倒,靠水人涼!
朱厚照首先翻閱了科舉的一些東西,因為文官不同於勳貴和武官,他們大多是透過科舉入仕,在朝廷為官的。當然,這不是重點。
朱厚照仔仔細細的對比了各個朝代的科舉制度,他忽然覺得大明採取的八股取士卻是最有效的控制讀書人的方法。天底下最有時間,有頭腦的都是些讀書人,換句話來說這些讀書人就是能夠對朝廷造成威脅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然,控制了讀書人就控制住了絕大多數的叛亂。朱厚照原本還有些懷疑自己的推理,但是當他翻閱史籍,卻發現很少有農民起義能夠獲勝。大多數能夠獲勝的起義與反叛都是由讀書人的加入。
就拿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來說,雖然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又能怎麼樣呢,還不是沒殲滅的下場。
反觀同樣作為反秦大軍之一的劉邦擁有蕭何、張良這樣的讀書人加入,很顯整個實力就不一樣了。即使是剛愎自用的楚霸王項羽他也有一個謀士范增。
當然,控制了讀書人並不能保證控制起來的讀書人不會拉幫結夥,來達到制衡皇權的目的。所以,這就是重中之重。
朱厚照又繼續翻閱了漢代大儒董仲舒的言論,天人感應,君權神授。這些官員們對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概念都從小到大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朱厚照不同,他從小就是宮裡的小霸王,所以他看待這個問題時跳出了這個思維。
朱厚照又繼續翻閱,他發現要想解決文官問題,無非就是殺雞儆猴,首先第一點就是要擾亂人心,打散文官集團的陣型。
朱厚照思來想去,一直沒有想到一個好辦法。不過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自己不知道都是誰跟誰是一個戰線的,那該如何進行下一步的計劃呢。
不過該怎麼套話呢,這是一個問題。
朱厚照掏出自己的小本本看了一眼,自己喃喃自語道,“鹽引,鹽引?”
“誒?可不可以拿鹽引這一事情做一做文章啊?”朱厚照突然覺得這不失為一個誘蛇出洞的好方法。
而且這個方法不能自己的老爹弘治皇帝朱佑樘來用,必須要自己來用,因為自己在諸位大人的眼光裡那就是一個已經開始務正事兒的小白。他們覺得,作為一個開始上進的太子,必然會跟大臣們搞好關係,然後有一些事情也要請教他們。
事實上,恰恰相反。雖然朱厚照,並不能每天都能看見小黑板但是原先那個靈魂的記憶也在一點點的滲透進他的腦海。
不過也有一些是朱厚照難以理解的,朱厚照從哪個已經死去的靈魂裡得知,那是一個來自未來的靈魂,而且這個靈魂是要比自己晚上個好幾百年。但是朱厚照卻絲毫查不到有關自己父皇治下這幾年的歷史發展以及以後的歷史發展。
雖然有一些東西,一些概念來自未來,但是朱厚照也並不能完全消化,不過朱厚照正在慢慢地成長,他已經知道了太多的東西了,雖然只是那個靈魂全部記憶的冰山一角,但是已經足以讓這個年紀的朱厚照有些吃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