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萍這樣的人,既然開口,便是慶帝也難以動搖他的想法,除非嚴命之下,有著正式的旨意,才能夠令陳萍萍不得不遵從。
但慶帝卻絕對不會因為這樣的一件小事,而以皇權強壓陳萍萍這位監察院的院長。
要知道,慶國實行三院六部制。
而在這三院之中,權力最大的就是監察院。
監察院擁有獨立的調查權、逮捕權,甚至在某些事件中,可以奉旨擁有審判權。
最重要的是,沒有其它任何一個機構有權力監管它。
再加上這些年,慶帝更是一向表現的對陳萍萍極為信任,以至於甚至給了百官一種十分明顯的感覺。
慶帝和陳萍萍乃是為一體。
他們不斷的與監察院的勢力對抗著.就等同是與皇帝的私人勢力對抗著。
這樣的觀念,甚至早已經不知不覺的深入人心。
這才形成了監察院遊離於慶國朝堂之外,與百官對峙的局面。
所以李承乾雖然很清楚,慶帝絕對沒有表現出來的那般信任陳萍萍。
可即便是為了維持這樣的一種態度,維持如今朝堂上下的局勢,慶帝也絕不會親自為他站臺,駁了陳萍萍的意見。
於是,當陳萍萍拒絕的話語說出口的那一刻,他便知曉,此事基本已經成了定論。
監察院已經沒有可能成為他的助力。
他心頭平靜,不過面上卻還是顯出了幾分失落的表情,惋惜道:“院長大人說的是,倒是本宮考慮不周了。”他語氣微頓,道:“既然如此,便不打擾院長大人的清淨了。”
陳萍萍坐在輪椅上,神情平和,道:“恭送殿下。”
李承乾最後看了一眼對方,平靜的轉身離開了此地。
一應護衛自是緊緊跟隨而去。
石碑前,陳萍萍看著在一眾護衛擁簇之下漸行漸遠的李承乾,忽的開口問道:“你覺這孩子如何?”
以他的年紀,說方才十六歲的李承乾是個孩子,並不算冒然。
更何況,他乃是慶帝的潛邸之臣,以他們之間的情分,哪怕李承乾乃是當朝太子,卻也是慶帝的兒子,喚一聲孩子,甚至有些理所當然的親近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