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姬武繼續說道:“朕知道聖師要南下劍爭,朕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我大燕鐵騎踏過天墟江直抵南方石林,飲馬南海!”
此言一出,滿室寂靜。
在場眾人都被姬武的野心所震驚。
只因坤洲太過於廣袤,由北向南,哪怕是乘坐仙家渡船,也都需要近月時間。
若說以半洲之地為一國,有大楚王朝在前,算不得多驚人之舉。但若是以廣袤的坤洲為大燕疆土,其野心之大,堪稱曠古絕今。
姬武轉頭看向薛直,“薛愛卿,朕讓你此時回來,以至於流言四起,甚至傳言朕猜忌你功高震主,這些會讓你心裡不舒服,朕都知道。但現在朕要告訴你,你只管放手在外征戰,朕不相信一個為大燕征戰一生的老臣會擁兵自重。更何況,以薛愛卿堪比地仙的修為,世俗權勢再高,又有何意義。”
薛直靜靜看著姬武,沉默不語。
他此番回朝,確實因這些雜事而心中不快,甚至覺得新帝終究年紀太小,心性低下,氣量格局不夠,故而對姬武微微有些輕視。
雖有回城三迎,也只是認為常規的收買人心手段而已。先前直接打斷姬武的話,便是有這些輕視在其中。
而現在,他突然發現,自己還真低估了這位新帝的氣量膽魄。
一洲為國,飲馬南海,何等猖狂。
姬武不等他說話,繼續說道:“召薛愛卿回朝,除了吐露朕的心跡,另外一點,便是你的行軍速度較之以往快上數倍,作戰之地,一戰皆成,其順遂程度遠超以往,如果說這其中沒有氣運相助,朕不太信。就連魏都也只是三日便克,實在出人預料,以至於國內輔官都跟不上。”
薛直輕輕鬆出一口氣。
有此帝王,後院無憂。
殺一人為罪,殺萬人為雄,殺得百萬人,是為雄中雄!
兵家修行之道,可不是枯坐山中的練氣士。
縱是打下半洲之地,薛直都有望以此踏上天仙之境。
大道在前,他薛直要放手徵
伐。
話至此,姬武轉頭看向陳松風,“陳院主,不知陳郡那些士子讀書人,是否願意為大燕所用?”
陳松風輕笑道:“只要陛下開口,萬千士子必隨大軍而動。”
曾經的陳國,便是以讀書人居多而聞名坤北,陳松風可以說是這些讀書人的領袖。
只要陳松風開口,這些讀書人便是大燕的讀書人。
姬武看向提出輔官不夠的吏部尚書,笑道:“你看,輔官問題這不就解決了?現在你該怎麼頭痛,替朕將這些士子安排出去。”
吏部尚書當即彎腰領旨。
姬武再次看向寧白峰,說道:“大燕強盛,則對聖師補益愈大,此乃兩利之事,還請聖師相助。”
寧白峰收回看向地圖的目光,看著姬武,沉吟片刻後說道:“我的名聲,不見得有這麼大的作用。”
他自認為,儘管得到劍宗首徒之名,或許在回元山裡有些名頭,在劍池弟子裡起些作用,但若是放到山外,不見得就有多大效果。
姬武輕輕笑一聲,“聖師久居山中,實在過於低估自己,只要朕借聖師之名頒佈聖旨,緊從者無數,更何況,重賞之下,必有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