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一路殺過去,爽快是爽快,留下的殘垣斷壁,最終頭痛的還是他們這些文官。
尚未等到姬武給出意見,又有一人站起,說道:“陛下,這裡面還有一事,魏土境內的山水神祠該如何應對,是否需要酌情處理,將部分無用神祠打為山野淫祠。”
一國境內,普通百姓自有官員治理,但在百姓看不見的地方,面對那些山精水怪、幽魂怨鬼的侵襲,靠的卻是山水神祠裡的城隍土地,河伯山神。
但問題在於,若是神明並非大燕敕封,那麼享受一地百姓香火的神明,所產生的氣運並不能給大燕國運添柴加炭,相反還容易為滅國之人提供庇佑。
其實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全部將這些山水神祠打毀,由大燕出資重建,然後重新敕封。
但這樣做,對大燕國庫的壓力實在太大,根本扛不住這樣的消耗。
故而常用的做法,就是敕封原來的神祠,將故國的敕封聖旨,以及敕封靈物收繳,然後讓欽天監銷燬。
此人說要酌情處理,就是這個意思。
姬武沒有立即各處回覆,而是緩緩站起身,朝著寧白峰行弟子禮。
一國帝王
,地位尊崇無比,若非自己願意,就算見到聖人都可不用行禮。
此時,姬武行禮,眾人雖然詫異,但看到是被先帝尊奉為聖師的白衣青年,也就逐漸釋然。
寧白峰同樣詫異,站起身還禮。
姬武抬起頭,說道:“此次聖師歸來,姬武有一事相請。”
寧白峰眉眼微抬,“陛下直說無妨。”
姬武點頭道:“朕想借聖師之名,與各山上宗門合作,徵召願意下山的練氣士,充做隨軍修士,擴充大燕軍力。”
大軍在外征伐,普通士卒雖然是主力,但隨軍修士也必不可少。
特別是兩軍對壘時,士卒未動,那便是隨軍修士的戰場,廝殺在任何一處地方都會出現,直到一方修士死傷慘重,才會全軍出擊。
大燕有自己的隨軍修士,最多的便是扶龍士,而徵召各宗門練氣士,只能說明扶龍士數量不足,進而說明大燕的軍隊還會繼續向外擴張。
由此可見,姬武的野心遠不是吞併魏國那麼簡單。
寧白峰看著姬武,沉默半晌,問道:“陛下的軍隊想打到哪裡?”
姬武伸手抬了抬。
候在旁邊的老宦官立即走到一處樑柱邊,伸手一拉編纏金絲的垂繩。
一副巨大的地圖從房屋橫樑上垂落下來。
眾人全都看向這幅地圖。
寧白峰只是略微掃視一眼,就辨認出所畫的是坤洲大地。
近似三角形的大地上,北方劍閣,大燕王朝以下小國王朝無數。南方劍林,小國極少皆圍繞大楚王朝,坤洲中間天墟江自春秋天淵附近發源,將坤洲大地一分為二,而坤洲西北,皆是荒原戈壁。
姬武接過老宦官遞過來的一柄烏木杖,指著魏國都城的方向,“攻下魏國,只是大燕南下的第一步,今後,凡是聖師所經之地,便是大燕鐵騎兵鋒所指之處。”
隨著話語聲,姬武手裡的木杖一直向下滑,直抵坤洲中部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