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你熟悉的吧,黑死病,鼠疫,天花。微生物既然有這樣的大的傷害,海洋呢?查理,我會帶人去拍一部如實的紀錄片,以宣傳他們節日為名,但我不方便出面。”
“我明白了,我來吧。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我。。。”
“不,你請控制情緒,這是真實的,但是你在拍攝過程裡必須要控制情緒,牢記自己是個演員,投其所好的表現你的興趣,如果能夠,你才能去。”
“好。”
卓別林答應了,可是他還是低估了現實。
56年的夏天。
整個太平洋都變得異常的溫暖,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海風將白種人的面板都吹成橄欖色。
卓別林看著鏡頭下的日本人用船和其他工具將大量海豚驅趕到了港灣中,然後殺戮就開始了。
復古裝扮的漁民先用長矛投擲的方式殺死其中一頭海豚。
血一下將藍色的海水變得泛黑,但等足夠的血流淌出來後,光線就還原了鮮血的本色。
跟著的漁民們開始用更現代的方式收割生命,他們興奮的笑著跳著鬧著。
當日,一共有300頭海豚被殺死,其中一部分被送往餐桌。
卓別林實在忍不住當場嘔吐去了,卻惹來大片笑聲。
他死死盯著海面,他演不下去了,他確定這些海豚是有一定智慧的生靈,是可以和人互動的生靈。
這種生靈有自己的家庭單位。
他們有自己的社會體系。
在遇到危險時,他們和人一樣,本能的和家庭成員在一起。
然後孩子就目睹父母被殺,丈夫就目睹妻子被殺。。。。
卓別林腦海裡的日本漁民的笑容和曾經他在查理家裡看過的,二戰日軍的那些暴行時的笑容重疊起來。
事實上,許多漁民確實也曾做過日本海軍。
比如石黑亞男就是。
他是山本時期的日海軍驅逐艦成員,那時候他雖然年歲不大也只是個士兵,但他的青春除了戰爭就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