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部拍攝於2009年的紀錄片,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
故事的主角理查德·奧巴瑞是世界頂級的海豚馴養專家,但他用了10年的時間進行海豚的訓練事業卻毅然決然的用了35年的時間去毀滅它。
因為他讓更多的人喜歡上了海豚這種可愛聰明的生物,但龐大的利益卻也造就了更多對這種生物的屠殺。
影片告訴世人,在日本本州島最南部的和歌山縣,有個叫太地町的小村鎮,面朝太平洋,三面懸崖高聳。
5.96平方公里的鎮上,住著約3600名居民,其中約13從事漁業。表面上看,小鎮處處標榜著對鯨類動物的喜愛:鎮中心樹立著微笑的鯨魚模型,渡船粉飾成海豚的造型,地上石板印有擬人的海豚形象,鎮上還有專門供奉鯨靈的寺廟……這裡包裝得好像一個主題公園。然而背後,卻暗藏殺機。
因為從17世紀初的江戶時代,太地町的漁民們發明了長矛捕鯨法,“鯨魚鎮”太地町成為日本傳統捕鯨法的發源地。
後來捕鯨更是當地居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但他們更多卻是去殺海豚。
幾乎每年,平均有2.3萬條海豚被日本“合法”圍殺。
光是在小小的太地町,就要“處理”1500多條海豚。
後來的日本國內約有近80家水族館,其中近半數的園館飼養著鯨類,而被抓來的海豚通常在兩年裡都會死去。
至於落選的海豚,就成了市民的盤中餐。
5000噸海豚肉出現在日本市場上時,大多數普通市民卻根本不會想到,自己吃過海豚肉,因為包裝上寫的是鯨魚肉。。。
韓懷義清楚的記得,影片裡如實記載了在屠殺開始後,藍綠的海水瞬間變成觸目的紅色。
智慧型生物海豚親眼看著孩子、父母被屠殺,他們的哀叫從有到無,只剩下日本漁民的笑談,海豚的屍體在水中浮上浮。。。。
所以今天,他看到那些海豚隨著自己追逐,忽然響起這部電影裡的許多血腥場面,便和卓別林說了。
有影響力的人物聯合起來,能推動很多的事。
卓別林正是這種合適人選。
想到,就做。
尤其現在已經接近9月。
韓懷義立刻將自己瞭解的情況告訴聽呆了的卓別林,隨即又引申自己之前的話題。
他道:“你看過一戰二戰,帶給人類的傷害,也知曉我用以止戈興仁的武器造成的破壞,但是我和你說過三種文明。”
“。。。。”
怎麼又繞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