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懷義沒生氣:“是你的權力。”
他舉杯:“那就按著你的想法來吧,我管好我自己就好。”
“不,你得幫我。”富蘭克林卻說:“我和傑森商議過了,如今紐約的既有專案已經飽和,而我們不確定下一個工業體系的爆點在哪裡,所以你得為我們想一想。”
“我欠你的?”韓懷義努力掙扎。
富蘭克林說:“是啊,你說呢,BOI為你的兒子送信給我十二歲的女兒,胡佛那個混蛋甚至還派人將其他小混蛋收拾了一頓,但他的目的只為了羅傑斯排除干擾!這就是你們這些罪惡團伙欠我的!”
這會兒,十三歲已亭亭玉立的安娜穿著雪白的衣裙正俏生生的擠進戎裝人群。
她站在身高已一米七五的羅傑斯身邊,歡快的和他說說笑笑。
韓懷義頓覺理虧,只好道:“容我想想。”
他和富蘭克林分析紐約現在的經濟結構。
就實業而言,目前有寇蒂斯掌握的ZIPPO和哈雷+猛禽系列車。有M食品廠的食品加工和農牧體系。有新羅馬房產。有水上飛機制造中心。
然而就如富蘭克林說的,這些都已經達到飽和,也帶動不了更多的經濟。
但要知道,紐約是有瘋狂的股市證券交易所的。
摩根手下的傻子們扯著嗓子吼吼,玩弄些數字,所帶來的收益就能讓新羅馬這麼多產業生出股“人生不值得”的念頭。
這也造就了現在的紐約人有種“上個雞毛的班啊”“我們炒股去”的心態。
於是,腳踏實地的人變少了。
因為他們努力之後,發現所得和嘴炮相比不過如此。
紐約的經濟於是開始下滑,實體工廠甚至出現缺工潮。
但任何理智的政治家都知道,缺乏實體的國民經濟就是沙盤上的城堡。
尤其美國還沒有強大到成為天下財權的集中之地。
可人民已經不思進取。
所以富蘭克林要打破這種局面,但他只能來找新羅馬。
弄清楚他的思路後,韓懷義倒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