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萬曆明君> 第188章 遺而不收,行而不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8章 遺而不收,行而不輟 (4 / 7)

度田是加稅,多承擔一份人頭稅同樣也是加稅。

就看能反抗到多激烈了。

不過,至少與他的抑制豪強,還赤縣元元之民於起色的志向是相符的。

申時行與皇帝對視一眼,前者正色回道:“先彈壓幾年再說吧,屆時重新收戶口稅了,再將此次權且攤派的田畝稅減免便是。”

朱翊鈞看著申時行忽悠王之垣,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重新收戶口稅是不可能重新收的,戶口稅以後就要一直免下去了。

田畝稅也別想再減下去。

這就是脫敏測試,為的就是攤丁入畝!

歷史產物必有其歷史使命。

封建制如此,舉孝廉如此,人頭稅同樣如此。

在華夏曆史上,人頭稅很長一段時間,都有其正面積極的作用。

但情隨事遷。

在如今這個時間段,人頭稅就已經是徹頭徹尾,影響生產力發展的稅制了。

它與大明朝落後的戶籍制度一起,將老百姓當做燃料一樣,牢牢鎖死在了一村一縣之地。

負擔沉重,使人永世耕種。官府強權,使人不得流動。

這種稅制和戶籍制度之下,大明朝永遠別想催生出工業來。

原子化是工業的結果,同樣也是催產劑。

與此同時,是江南的手工業嗷嗷待哺,湖廣的朱蘊樺建起了一座座鐵冶廠,地方州府如飢似渴等著百姓的商稅,兩京參與海運的權貴們迫不及待將一船又一船的貨物來回運輸。

輕工業需要失地的流民;重工業需要戶籍自由流動的工匠;腰纏萬貫卻只能穿粗布麻衣的商人,同樣需要廢除限制其地位的戶籍身份。

免除戶口稅,就是稅改和籍改的第一步——中樞藉著度田的由頭,偷偷摸摸給鍋裡的青蛙加註了溫水。

幾千年收人頭稅的慣性,大多地主土豪會抱著僥倖心理,認為是“暫且”的事。

就像王之垣的反應一樣——地主們肯定會有意見,也只能這幾年暫時多彈壓一下了。

但實際上。

一旦度田完成,稅基都完整了,憑什麼還要恢復人頭稅?

地主負擔增加了?那又如何?

黃冊就是實際統治的最大象徵,只要黃冊在手,就沒有能打爛帝國的治安戰。

野豬皮能殺的人,大明朝殺得精細點,同樣能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