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領著錦衣衛轉身就走,任由兩位大太監跪送。
兩名大太監跪在地上,不敢起身,看著皇帝離去的背影,連連磕頭。
……
文華殿。
今日的廷議還未結束。
宮闈有宮闈的事,外廷也有外廷的事,遣了中書舍人去恭慰,得到無恙的訊息,便夠了。
廷議有條不紊繼續進行著。
御史胡涍正在慨慷激昂:“先十月初三,丙辰夜,客星見東北方,如彈丸,凡出閣道旁,壁宿度漸微芒有光。歷十九日,至壬申夜,其星赤黃色,大如盞,光芒四出。佔曰:是為孛星。”
“如今,又有慈慶宮後延燒連房,為宮嬪所居之地,則災沴之應!”
“星陰象火,積陰所生,一旦妖星入於角度,火異見於宮中,此豈細故?”
眾人都看著胡涍上躥下跳。
慈慶宮失火之事,不知道誰人散播開來,今日廷議剛開始,眾人都紛紛知曉了此事。
等恭慰陳太后,得到肯定的答覆後,胡涍便賣力表演了起來。
拿著十月初三的妖星作為由頭,再勾連起這次慈慶宮失火,大做文章。
欽天監此前還說是吉兆,近日才改口,說多日不散,當是妖星。
所有人都明白是怎麼回事。
事不關己的,冷眼旁觀。
有所猜測的,仔細審視。
暗中謀劃的,環顧四周。
只聽胡涍還在繼續慷慨陳詞:“東海殺孝婦,三年不雨,一孝婦尚幹天和至此,況兩朝宮妾閉塞後庭?”
“老者不知所終,少者實懷怨望,寡婦曠女,愁若萬狀者哉!”
“以我觀之,此次火情,多半是心懷怨望的宮女所為!”
這話已經是明目張膽地指斥聖尊了。
不僅是明目張膽,甚至是故技重施。
這觀點……當初世宗被宮女差點勒死的時候,就差不多是這個說法。
胡涍越說越激動:“唐高不君,則天為虐,幾危社稷,此不足為皇上言,然往古覆轍,亦當為鑑!”
唐朝高宗無能,武則天殘暴,幾乎危及國家社稷,這些雖不必對陛下言明,但皇帝也應該借鑑歷史的教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