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心裡自在不自在受活不受活,郭振謀老漢還是聽從了兒子秤砣“該弄啥還照樣兒弄啥”的話,騎上腳踏車上路了,加入明顯稠密於往日的人流車流,奔縣城去了。
年氣兒愈顯得濃郁了。冬日裡剛剛出山的太陽也泛著溫柔的光。郭振謀老漢騎著腳踏車的速度和姿態,讓同時行進的路人感到依舊是個強健的中年人,他自個兒也感覺和十年前騎車子沒有多大差別,上下車子一樣輕捷自如,腿腳一如既往那樣靈便,車後架上馱載百餘斤胡蘿蔔絕不喘氣。他特別自信自己的身體,似乎根本沒有年逾花甲老之已至的感覺。他的飯量在那兒明擺著,肉餃子可以吃四十幾個,羊肉泡饃能泡足三個燒餅,有時比兒子秤砣還要多吃半碗。狗日的秤砣居然屢屢調侃老子,說,爸的肚子是公社化生產隊培養出來的肚子,能餓也能吃,胃的伸縮性很大。狗日的唸書念不出名堂,把心眼兒拐到說俏皮話上了。郭振謀騎著腳踏車在寬闊的柏油馬路上行進著,遭遇盜賊造成的兩千多塊的重大經濟損失,漸漸在減壓。“賊也要過年哩!”狗日的秤砣怎麼就會說出這種實實在在的俏皮話,讓人反倒沒話可說了。他的雙腿踩踏著腳踏車,心裡就一遍又一遍地發出無可奈何的**,尿咧毛咧就算一回倒黴事兒咧!財去也許人安哩!讓賊也好好過個紅火年吧!
“殺羊。”
看著父親推著腳踏車走出街門,秤砣回過頭對媳婦杏花說。杏花正在掃院,揚起頭來,平靜地說:“你殺。”
“你得幫我壓住羊腿。”
“我不敢,我害怕刀子染紅。”
“多看幾回就不害怕了。”
“我不敢看,也不想看。”
“你倒像是高幹家的貴重人兒。”
秤砣說著就走出街門,在街巷裡吆喝吼叫來兩個幫忙的鄉黨;又返回身來,從羊欄裡牽出一隻山羊,走過院子時自言自語著,賊還算是有良心的賊哩!拉了牛還給咱留下羊。秤砣把羊拴到門外土場裡的樹幹上,又返回身來取刀子。秤砣把刀子在掌心顛了兩下,就有一種炫耀的快感。這是一把藏刀,真真正正的藏刀;刃不長,把兒也不長,卻是渾實實用的一種;把兒上鉚嵌著銅釘,閃閃發亮,掛在牆上或佩在腰帶上都是很值得觀賞的工藝品;然而既能割斷羊的脖子,也能割斷牛的粗厚的脖頸。這是他的朋友鐵蛋送他的。鐵蛋在公安局工作,收繳的長刀短刀匕首無數,特意選了這把最實用最精美的刀子送他。
杏花出門倒土的時候,正好遇見最慘烈的那一幕,羊脖子底下射出一道紅色的血光,她本能地尖叫一聲,扔了盛著垃圾的簸箕,雙手捂住了眼睛。那兩個幫忙抓著羊腿的小夥子,見狀哈哈笑起來。秤砣聽見了媳婦的尖叫,瞥一眼立在原地捂著眼睛的杏花,對那兩個幫兇說,看看,咱這位真的像是高幹院裡長大的千金,其實她爸跟我爸一樣都是在土裡刨食的主兒。
秤砣把扒過皮開過膛的羊剁開拆卸,兩條後腿聯結的後臀,自然是一隻羊身上最好的肉,分裝到兩個皮實的蛇皮塑膠袋子裡,紮了口,吊捆在腳踏車後架的兩側,再把剩餘的羊肋羊頭和下水交給杏花。杏花只是害怕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時湧出的血流,等到活羊變成一堆羊肉的時候,她就安之若素波瀾不驚了。杏花說,殺了一隻羊,後臀送朋友,自家吃雜碎,真是夠義氣咧。秤砣說,哥們兒就是哥們兒。
秤砣剛蹺出街門門檻兒,就跨上了腳踏車,奔城裡去了。這是每年臘月二十前後必有的一次訪友活動。他有兩個朋友,兩個初中唸書時交結的朋友。當秤砣在家庭裡說話可以算話的時候,就開始了給兩個朋友送羊後腿的禮尚往來。每年春節將至,殺了羊,送兩位朋友一人一塊羊的後臀。今年雖然丟了一頭牛,羊還在,這個約定成規的事不能破也不能中斷,照送。
一個從未經見過的溫暖的冬天,剛剛過去的三九里竟然下了一場細雨。而這種如絲如縷的細雨通常是九盡以後清明時節的景象。大路兩邊的麥苗似乎壓根兒就沒有經過冬蟄,綠瑩瑩的景色也如同開春返青時的徵象。秤砣身上已經發熱了,想到即將見到久不謀面的好朋友,心裡就有點兒按捺不住的興奮。朋友真是一種說不大清白的關係,對父母對妻子不便說不想說的話,在朋友那兒就可以毫無忌諱甚至放浪形骸。他不是那種廣交的性子,僅有的這兩個朋友就愈交愈顯出珍貴甚至神聖。然而,與這兩個朋友如何形成朋友為什麼會結交至今,他沒有認真想過也弄不大準確,在中學一個班的五十多名男女同學裡,他們三個人是怎麼走到一起的,真是說不清,其實論起性格和脾氣,三個人正好是三種差異很大幾乎是執拗的性情。決定人與人關係遠近的是不是有一種看不見嗅不出的氣味?這種氣味只有身體和心靈能夠感知?因此才決定是排斥還是吸附?反正他和他倆在一起就感到舒暢感到親近,分別了就會思念,思念起來就覺得溢滿愉悅。
城市太漂亮了。兩三個月不進城再進城就能看到新的更奇特的景觀。秤砣每一次進城都會有一種新奇和隨之而發的驚歎,然而從來也沒有親近感,如同看見別家門樓裡出出進進的年輕媳婦,越是漂亮越有距離感。秤砣想,這市裡的市長其實只是城圈裡頭的人的市長,據說市長安了親民電話,誰家的狗叫擾亂休息誰家的下水道堵塞哪條巷道的第幾根路燈燈泡被打碎了或無緣無故不發光了,都可以直撥市長的親民電話,問題和困難一般都會在很短的時間裡解決。可是自家所在的村子和周圍數不清的村子,別說狗叫擾人,即使狼吃了娃娃,也沒誰會想到給市長打親民電話。一頭養了整整一年的肥牛丟了,無論父親母親杏花和他自個兒,誰會想到打那個親民電話呢?最終連給派出所報警也免去了。其實,自己的村子還歸屬市區管轄,就有點更為分明的城裡人的市長的感受了。
秤砣走到一幢住宅樓下。鐵蛋在這幢新造的住宅樓上有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同為農村孩子的鐵蛋已經在城市裡有了安鋪支鍋的一坨住地,扎住腳也就紮下了根,再也不是市長鞭長莫及的鄉里人了。他敲了門。他還不習慣按那個門鈴的按鈕。門開了,鐵蛋媳婦開了門,一身鬆鬆散散的衣服和鬆鬆散散的姿態,突然現出驚喜和熱情,把他讓進纖塵不染的屋內。
“羊腿。”
秤砣進了門,手裡提著羊腿,交給了鐵蛋媳婦。鐵蛋媳婦客氣地笑著接住那個裝著羊腿的蛇皮塑膠袋子,說:“你年年都忘不了送這。”
秤砣走到不大不小的客廳,問:“鐵蛋呢?”
“辦案出差了。”媳婦說,“你快坐下。”
“快過年了。”秤砣說,“過年能回來嗎?”
“說不準。”
“啥緊火案子過年都不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