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堂站了一小會兒,方長走進內室,從床頭取來一柄琴,而後走到了仙棲崖邊迎客用的小亭子中。
亭子裡有石桌,石凳,不過亭子外面的花圃正被積雪覆蓋著,碧玉湖也大部分結了冰,只有浣花溪進入碧玉湖的地方,衝出來一條窄窄的水道,橫跨過湖面從外面瀑布流下去。
方長將一個小泥爐放在亭子中,裡面添上炭火,而後將裝滿了靈劍泉中水的水壺墩在上面,任由炭火對壺中水慢慢加熱。而後,他將琴的揹帶挎在肩膀上,雙手按著鍵和鍵鈕,輕輕擠壓中間的風箱。
悠揚的手風琴聲,響徹在仙棲崖上。
方長閒暇無事時候,將凡間所有樂器都試製了遍,而後他又試著做了些比較獵奇的種類。譬如這臺手風琴,便是他最近的作品,裡面的結構不算複雜,只是相當於大號的口琴加了風箱,就是合適的材料需要一樣樣去嘗試。
一曲未了,便有兩道劍光從天邊往這裡延伸過來。
劍光近了之後,便能發現是兩個人正御劍朝仙棲崖這邊飛。兩人飛到近處後,看了看周圍地勢,然後兩柄仙劍輕輕轉個彎,往石環外的木質平臺上落下來——這裡長得最像大門。
走上仙棲崖的,是一男一女兩個青年。
他們將劍光收起,循著琴聲,找到了在亭子裡彈琴的人。
兩人走到亭子旁邊,沒有出聲打擾,而是站在亭子外面站立著,靜靜地聆聽,時間長了還有些入神。
當前這首曲子演奏完之後,方長沒有過多停頓,又演奏起了新的一首。
直到音樂聲停止,方長放下琴,這時候兩人才動作起來,一起上前見禮道:“見過前輩,前輩所奏樂曲真好。”
旁邊小泥爐上的水正好被燒開,邊噴出蒸汽,便發出鳴響。
方長指了指亭子裡另外兩個石凳:“都進來坐下吧,一起喝杯茶。”而後他將手風琴放在一邊,拎起泥爐上的水壺,往桌上已經刷洗乾淨、放好茶葉的茶壺注水泡茶。
原來,來這裡的兩個年輕人,一名卓天星,一名翟天樂,正為方長當年在蜀地見到的少年和少女,他們是百鳥崖上劍仙申達門下。方長感覺,這兩人比起當年初見時候,要沉穩許多。
兩人恭謹地坐下,而後翟天臨作為師兄,說道:“我們這趟,是去參加接下來的盛會,正好順路,便特意來雲中山拜訪。”
說完,他們還兩塊來自蜀地的上好松煙墨,還有一匹蜀錦,方長收下後放在一邊,問道:“路上是否順利?”
“非常順利,太平年月連小偷小摸都少。”卓天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