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這個問題,陳遠略微有些尷尬,趕緊解釋道:
“秦兄不懷疑,沒錯的,就是當年那位鼓勵我出來走走的方先生,我曾經之前說過許多次。當初在懷鳳府,我還是個店小二的時候,就是方先生和我說了番話,我才下定決定遊覽天下。”
見秦南放鬆下來,陳遠接著說道:“方先生和我記憶力的相貌一模一樣,分毫不差,著實讓人羨慕得緊。”
屋裡的桌上,還堆著陳元積攢下來的手稿,正攤開著。
正好秦南過來,也是為了此事,於是三人便一同看這些手稿,而旁邊陳元則開始磨墨,準備將合適的內容撰抄下來,放入遊記之中。這是他這段時間以來的主要工作,所成已經有大半本。
齊南還安慰陳元道:“不用擔心無人問津,過段時間我去找個鋪子,我來出錢給你印出來便是,而且我已經看到了機會,這種閒書,終究是比其它書籍更誘人一些,定會有不少人感興趣。”
方長則對正在奮筆疾書的陳遠笑道:“你這本書寫完之後,或者可以起名叫《陳遠遊記》,這說不定能讓你聞名於後世。”
聽了這話,陳遠頗有些憧憬,但他還是有些謙虛地說道:
“天下太大,這短短十餘年,能夠去到的地方還是太少了。此次整理完之後,我還要再出門,將這本書盡力補充的更加全面些。”
倒是他那朋友忽然插言:“老陳,你是不是該成個家再去。”
陳遠搖頭道:“還是不了,我的志向已定,接下來的餘生中,都會消耗在山川之間,莫要連累別人。而且,說不定這本書流傳的,比後代兒孫們記住我名字的時間,會更久些。”
方長在一旁笑道:“當年聽過一個說法,人去世要三次。第一次便是人死掉的時候,第二次在人下葬之後,第三次便是世上最後一個記得自己的人離去。又有語云三不朽,曰立德、立功、立言。陳遠你將遊記整理成書,可以謂之‘立言’,又可讓自己真正離開世界的世界無限延後,真是一本萬利也。”
於是三人便一同笑,秦南笑的尤其用力,甚至笑出來兩滴眼淚,他費了好一會才平靜下來,說道:“方先生說話真的很有趣,甚至頗有哲理在其中,能認識閣下真是陳遠和我的幸事。”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又提到:“看見先生這身打扮,讓我想起件事兒,有人說南邊的蔡孝城來了位雲中山的仙家,每日裡也是一身白衣到處行走,四處應酬,頗受那裡大戶的歡迎。”
“哦?”方長聽到這個,瞬間來了興致,“還算順路,我過些時候去看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