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長說道:“剛剛聽閣下提到,說懷鳳府老謝,如今已經不在了?當初我和他也算是點頭之交,但已經多年未見。按照歲數,他未過壯年,不應該走的如此早才是。”
聽見是這個問題,對方心中釋然,遂解釋道:
“嗯,懷鳳府老謝是常年行路的,身體甚好,他去世是個意外。當初有兩個剪徑賊人欺壓良善,劫財之餘還準備傷人,於是老謝奮起搏鬥,將兩個賊人統統幹掉,救下了同行的幾個婦孺。”
“據說場面極其慘烈,而老謝也不治身亡。承其恩的眾人感念其德,包辦了他的身後事,並資助他的兒子去讀書。但這小謝的志向是承父之業,於是便接過老謝的扁擔,當上了兩府之間的腳伕。”
…………
虎橋鎮的繁華,比當初更勝幾籌。
不僅是新朝各府之間的經濟交流更加繁榮,也因為周圍不少村鎮都找到些適合當地的產業,於是紛紛興旺起來。這讓虎橋鎮裡的伏虎餅,再漲了一文——上次伏虎餅漲價,還是大劫時期物價飛漲時候。
虎橋鎮的學堂已經重新修葺擴建過,裡面的孩子數量不少,教書的除了徐五仁之外,還多了一男一女兩位先生。
這許多年飛快渡過,當初的鐵匠鋪和酒館都已經換了人,連小鎮頭上種菜為生的“種菜的老謝”,也已經故去,而當初鎮邊的菜畦,也已經因為小鎮的規模變大,被房屋包夾了起來。
阿黃和阿牛的家已經變了模樣,當初的磚瓦房已經顯舊,倒是門洞和院牆是新翻蓋的,當初的孩童變成了年輕人,已經成家立業。
方長走到羊肉麵攤上,要了碗羊肉面,沒有加蛋。
攤主依然是徐蓮蓉夫婦,不過十數年過去,他們比起上次見到,已經略顯蒼老,鬢邊多了幾根白絲。而兩人做面的手藝,也隨著歲月變得精益求精,流暢而穩定。
羊肉面的味道,有了不小的變化,但感覺很好。
方長看到旁邊有個年輕人略微眼熟,於是他直接問道:“閣下看起來面善,不知道是哪裡人?”對於他來說,直接問比動用靈覺占卜要方便舒服不少,所以方長更喜歡去看去聽。
年輕人看了看方長,見他外面年紀輕輕,又讓人心生好感,於是拍了拍旁邊的扁擔,大方地答道:
“在下姓謝,在懷鳳府和龍安府之間跑腿捎貨為生,閣下是?”
“我叫方長。”方長點頭說道,眼前這個年輕人,眉眼之間和當初的懷鳳府老謝確實很像,所以他才出聲詢問。
“噢?啊,家尊在世時候倒是提過這個名字,不過……”
“就是我,我當年與令尊有過幾面之緣。”
“原來是方世叔,是在下失禮了。”年輕人起身行禮道,而後他坐下開始聊天:“這羊肉面,家尊在世時候就喜歡。如今我也很喜歡這裡的面,每次從龍安府回來的路上,在這虎橋鎮停留過夜的時候,都要吃上兩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