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見到林海之後,胡云馬上便知道在仙棲崖上時,方先生對自己說“很快就會見到有緣人”是為什麼了。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林溪村的村長林海,都符合贈予《瓦罐丹方》人選的條件。
但他並未著急將丹方贈出去,而是在林溪村的學堂教了月餘後,選了個休沐日,上林海家拜訪。
見到學堂的先生上門,林海立刻上來迎接,而林海的妻子,則將家裡的孩子統統帶出來,不管是正在上學的林附子,還是尚未到上學年齡的林細辛、林白芷,都拉到老師面前混個眼熟。
閒談了幾句,見胡先生似乎找丈夫有事,林海的妻子便帶著孩子們離開這裡,而後胡云才道明瞭自己的來意:
“今日前來,卻是有些私事。前不久有位世外高人囑託我,為他的一本丹方尋個有緣人,及到來這林溪村,我才發現林村長於那位高人描述的條件,最為合適。今日來,便是要將這本《瓦罐丹方》相贈,也算了卻此事。”
林海聽的有些驚愕,不明白為什麼村裡新來的學堂先生,竟然能和世外高人扯上關係,不過他已經不再年輕急躁,加上做了一番事業見識廣博,自是歷練出一番氣度。
接過胡先生遞過來的書,林海簡單翻看了下。
卻見裡面各種藥方雖然配置稍顯繁瑣,但具體條件反而簡單,甚至可以說“有手就行”,所需裝置也簡單,真像封面上那樣,用些瓦罐便能做到,只是裡面對藥材的年份和質量等,要求較高。
但對於種植藥材的林溪村來說,滿足上面的藥材要求,反而不算太難的事情。
“果然很合適,多謝胡先生,順便請代我像那位世外高人道謝。”林海起身鄭重行了一禮,說道:“此丹方對林溪村確實有大用,我最近正在琢磨,在藥材種植和加工之餘,還可以做些成品的藥膏藥丸,以方便人們使用。”
“畢竟,很多時候現買藥熬藥,遠不如在家中備上兩瓶藥方便。只是一直沒能切實去做。如今看到這本丹方里,許多用途廣泛的方劑,成品都是膏或丸,真是雪中送炭。另外胡先生,既然那位高人將丹方送出,定然是以蒼生為念,所以這本丹方,過段時間我會將其付梓,傳播出去。”
對於林海的這種想法,胡云自然是連番讚揚,稱其品行高潔,直將這個山村漢子誇得滿臉通紅。
而後,林海將丹方仔細收好,又呼喚妻子招待胡云用了飯,才親自將其送到村口。
胡云現在已經在山神廟旁安家,他在林溪村教書時候,宋瑤則在山神廟旁操持,買磚瓦僱人起了幾間房屋。他平常來往于山神廟和林溪村,都是走的官道,以免天天從群山峻嶺裡穿行引起不必要的注目。
從官道道林溪村的小路,已經被多年來踩踏、車碾,變得更加寬闊,村裡人也常常修葺,走到村口林海閒聊道:
“最近我和村裡人盤算著,投些錢糧將這進村的路面重新返修下,免得下雨天溼滑泥濘,平時走起來也會輕鬆。”
胡云讚道:“我聽一個長輩說過句‘要想富,先修路’,甚是有理,路通暢交通便利,自然會讓一個地方更加興旺。”
…………
自從上次天下大亂到現在,已經有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