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石桌擦乾淨,方長帶著章山神的信,回到屋裡。
在書桌前添水磨墨,他揮筆便寫就了回信。於信中,方長對章山神說,自己不欲摻和推進此事,但若事情有成,希望能夠提前知會下自己,以便到時候去見證下。而後他將這張信紙摺好,開啟窗子朝著外面最後一絲餘暉扔出去。
而後方長便將這事放到了腦後。
天下間事物很多,方長遊覽天下後,也見識了不少,他準備將接下來的日子,變得更充實一些。
田裡的莊稼長勢良好,包括其中的各種豆子。
他已經收穫了多次,積攢了不少穀物和豆類,用途都很豐富。方長準備這些日子,試著開闢下豆類的新吃法。山中鹽洞裡面,伴生了不少石膏,很適合用來點豆腐,他計劃做個小石磨,自己磨豆漿點豆腐,還可以做成豆皮豆乾。
初期手動便好,自己不怕勞累,後面還可以改成使用電力,畢竟工棚並不每天使用,大部分時間裡,瀑布處的發電機的功率都閒置了。
先看會兒書休息,明日便去做事。
他回身從書架上抽了本書,並點著了桌上的青銅油燈。
……………
章山神正在自己的府邸裡面忙碌,這份忙碌遠超他山神的本職工作。
平常作為雲中山山神,章淳的日子過得很悠閒。大多數時候,他只需要在山中巡視即可,偶爾調整下山裡的動植物分佈,或者微微改變些地形,這些都費不了什麼功夫,所以章山神還有時間去看自己的栗子。
在攬下來這份任務後,他幾乎整天的時間,都在寫信、發信、收信、回信,聯絡各方的同僚,訴說和解釋此事,並慢慢調整和商議後面的計劃。由於沒有清晰的組織,每個人的想法也不一樣,這是個很大的工程。
而且章山神認識的同僚並不算多,他只能依靠互相之間的關係網,互相聯絡。所以除了議事之外,他還要了解各地的聯絡進度。由於過於鬆散且無隸屬關係,加上各地的事件讓很多城隍土地變得忙碌,這個交流過程很是緩慢。
還好大家都是神祇,壽命悠長而充沛,便是中途偶有更替,也不至於出現失聯。
這一搞,就是許多年。
最終,天下各處的山神土地們,決定在挑選個好日子,尋個地方開一場大會。但這依然不是簡單程式,光是商議何年何月開會,就耗費了不少時間。
而且各地神祇離開崗位也不是簡單事情,大家需要開壇向天地請假,才能離開幾天。離開的時間裡各種事情如何安排,也要提前確立好才行,免得開會時候出現大亂子。
為了不至於累垮,章山神每月都抽出一兩天去仙棲崖上,尋找方長下棋,權作休息,順便享受下對方的招待。在章淳看來,方上仙做菜的手藝越來越好,崖上的酒也由於窖藏年數增加,變得更為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