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旁邊正切菜的店家,聽聞後手上一抖,差點兒把刀刃切到自己身上。
那位打頭的黃臉漢子笑道:
“先生說得對,我們自然是如此認為的。畢竟這幾位知州之前所做的事情,已經沒法讓人相信他們會收手不幹,還給百姓們朗朗乾坤。”
倒是旁邊的女子忽然說道:“看起來先生是個有見識的人,不知道是否看見過義軍的樣子?按照您的看法,這兩邊,哪一邊能贏?”
方長點點頭道:“我走了不少路,也曾從義軍治下經過,那邊確實不錯,百姓們已經重新得了正常生活。對了,義軍那邊一直在招攬天下志士,我看幾位也是有藝在身,是否想過去投軍,早日結束天下這亂象?”
“自然是有的。”最年輕的人說道,“我們早有此意,只是還有事情沒處理完,不好立刻動身。但離著出發也快了,我們還有最後一件事兒,處理完畢,就立刻朝東面去投義軍。”
這番話說的神采飛揚,倒是領頭的黃臉漢子略有些擔憂,似乎是不贊成將自己幾人的籌劃,說給方長這位頭一次見到的外人,雖然對方心生親近,但是人心隔肚皮啊……
方長哈哈一笑,稱讚道:
“果然是義士。”
“要我說來,義軍們打贏這仗問題不大。”
“自古無論何事,都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如今天時上面雙方不好說,地利或許本地這邊更為熟悉一些,可是連幾位生活在這州里的人,都盼著義軍過來,可見民心在彼處。
“別忘了,知州們手下計程車兵也是人,他們也是幾州百姓,看到這幅樣子,真的會有力戰之心麼?”
“反而義軍們攜大義而來,奮勇爭先是尋常事,所以這一仗,應當能還本地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話音落下,對面四個人眼見著臉上多了更多神采。
倒是旁邊聽到年輕人說他們幾個人準備去投義軍的店主,忽然裝了幾個餅,送到他們桌上,說道:
“送與各位壯士,不要錢。”
接著轉身便走,似乎是根本不想聽到他們的客套和拒絕。
黃臉漢子愣了一下,見狀嘆氣說道:“多謝店家心意,我們收下了。”
卻是這裡百姓真的過夠了兵荒馬亂的生活,心裡對幾個知州深惡痛絕。由此可見,真的民心在義軍一方。
卻是這裡百姓真的過夠了兵荒馬亂的生活,心裡對幾個知州深惡痛絕。由此可見,真的民心在義軍一方。卻是這裡百姓真的過夠了兵荒馬亂的生活,心裡對幾個知州深惡痛絕。由此可見,真的民心在義軍一方。卻是這裡百姓真的過夠了兵荒馬亂的生活,心裡對幾個知州深惡痛絕。由此可見,真的民心在義軍一方。卻是這裡百姓真的過夠了兵荒馬亂的生活,心裡對幾個知州深惡痛絕。由此可見,真的民心在義軍一方。卻是這裡百姓真的過夠了兵荒馬亂的生活,心裡對幾個知州深惡痛絕。由此可見,真的民心在義軍一方。卻是這裡百姓真的過夠了兵荒馬亂的生活,心裡對幾個知州深惡痛絕。由此可見,真的民心在義軍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