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長忽然問道:“你們五個人結義,為何此處只有四個人?”
桌上幾個人對視了一眼,而後還是打頭的黃臉漢子解釋道:
“我們本來是五個人,到處行俠仗義,結果各地知州反叛後,世道頓時混亂起來。我們行走在外,遇到的不平事多了許多。”
“結果遇到一夥潰兵的時候,對方正在村子裡肆虐,我們上前阻止,雖然救出來不少百姓,但三弟他還是受了傷,只能待在家中。”
“我們這次,就是要先去探望一下三弟,將三弟安頓好,確保後面的戰亂中他的安全,才能放心和他道別,去投奔義軍。”
方長點點頭。
然後他對幾人說道:“我與你們一起去吧,說不定還能幫上些忙。”
對於方長這突兀的請求,三人既然確認了方長可信,便豪爽地答應道:“自是好的,不過也沒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地方,只需要將三弟送到安全地方就好,不過閣下也是豪傑,介紹您給三弟認識,他一定會很高興的。”
當然之所以對方答應的如此痛快,方長總是讓人感覺親近和信賴的外表,也是一項主要因素。
剛剛雙方已經會過賬,於是他們喊了聲店主,讓他自己收拾桌椅,而後聯袂出了小店。
後面店主看著五個顧客走出去,拎著抹布上前拾掇。
他輕輕看了眼門外幾人離去的方向,略帶希冀和期望地,微微嘆了口氣。
……………
方長和這四人一起沿著官道走了段距離,然後離了官道走上小路。
隨著他們行走,兩邊的景緻也越來越偏僻,越來越荒蕪。腳下的路對於普通人來說,也越來越崎嶇難走。
當然,這樣的地方,也非兵家必爭之地,甚至連潰兵都不願意來,所以周圍偶然可見的小塊農田裡面,還有完整的收割痕跡。偶然能看到的零星房屋,也沒有被凌虐過的痕跡。
而兩旁能看到的百姓,臉上雖然有菜色,但較為平和,少見憂愁與懼色。
不過看到這一行四位帶著兵刃的強壯人經過,百姓們還是悄無聲息地默默退去,很快消失不見,或者只是單純站在很遠處看著,不說話,也愣愣地沒有多少動作。
看來這地方還是安全的,怪不得他們的那位三弟隱居在這裡,但是旁邊的黃臉漢子說道:
“三弟的家就在這裡,雖然偏僻,但是周邊景色不錯,當年我們結義之後,常常來此處遊覽,還在山坡上修了個亭子。如今兩三年沒再去過,不知道那棟亭子還立著沒。”
唔,原來他們也在山上做過手工。
說話間,方長已經跟著他們到了目的地。
這裡竟然有些好地,不過看起來侍弄的並不精心,山坡上有座小院,佔地面積不大,但修建的很是規整,看起來是個小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