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無論各種紅白事情,隨禮的本意都是因為靠個人力量辦事情很難,所以親戚朋友過來幫襯一下,好讓儀式之類能夠順利進行下去,而不是藉此斂財。同樣,招待也只是主家盡力讓所有來的賓客們,不至於餓著肚子離開罷了。
方長吃飽喝足,坐著默默聽了下棚子裡這些村民們的聊天。
無非是家長裡短,地裡收成,柴米油鹽,或者對於明年種什麼的規劃,以及明年天時適合種什麼的爭論。
倒是再也沒有人提過遠方城裡的事情。
於是他起身離開。
………………
方長抬起頭,看著不遠處的城門樓。
這座城的規模,在他見過的諸多城池裡面,規模上是首屈一指的,也是北方數一數二的大城。
畢竟周圍都是平原,十分適合農耕,富庶且人口眾多,在農耕時代,是頂好的地方,自然能夠支撐起更加闊氣的城市。
面前的城門樓高大堅實,乃是用方磚壘的外殼,看不到一絲夯土暴露。
正面有塊石匾,上面刻著“廣陽”二字,這是這座城市名,並不是這個門的名稱。
入城費不低,要兩個銅錢。
收費計程車兵靠在牆邊,雖然穿著厚棉衣,但是有些破舊,還有補丁在上面,長矛被戳在一旁,路過的百姓們緩緩排著隊,被其目光叮著,往筐裡扔兩個銅錢,然後才進城去。
城裡面的規劃有些亂,街道略有些彎曲,兩邊小巷也不夠筆直。
不過方長敏銳的察覺到,這是因為廣陽城的歷史太久,完全野蠻生長擴張所致。
裡面的建築明顯不是來自同一時期,甚至他還在城裡看到了一些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建築殘基,上面的木頭磚塊早就被拿的乾乾淨淨,雪中支稜著深厚的雜草,幾隻鳥雀正在上面搖晃著腦袋蹦跳覓食。
當然,他特意來到這裡,並不是為了探究這座城的歷史。
方長更關注的是這座城的現狀,比如,之前村民們口中說的是怎麼回事兒?
看了看周圍,好像最高的地方就是城門樓,於是他默默開啟了“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狀態,轉身輕跳,躍上了後面的城門樓。站在飛簷尖兒上,方長運起目力掃視著城中。
有點點妖氣散佈,但是並不明顯,而且都在移動。
州衙裡面已經乾淨,看起來早就擺脫了妖怪們的影響,而城裡的官府力量和百姓們,行動都頗有秩序,看不出亂象。
方長聽力很好,但是在他的耳中,周圍百姓們確實談論過高人之事,但都語焉不詳,而且有頗多自己發揮之處,得不到什麼有效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