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裡面的火已經熄滅,只是窯裡溫度依然顯著高於外面。
方長開啟窯,鑽進其中檢視。
成品率還不錯,粗略看去九成的器皿都保持了完整,算是他燒製瞭如許多陶器後,初次改換工藝就獲得了成功,也算是一種厚積薄發。
燒好的瓷器被他一件件小心地拿出來,放在外面。
陽光照耀下,這些釉色斑駁,因配方問題而顏色各異的器皿,倒也有獨特的美感。它們反射著不同的色澤,倒也光滑晶瑩,證明這次至少在結構上面,是成功的。
方長未曾驗證過釉料配方效果,所以都施了純色,他默默記下了各種釉料的效果,想著以後可以在器皿上寫字或者繪畫,那樣燒製出來的瓷器,會有更為濃厚的藝術氣息。
將這些燒好的器皿刷洗乾淨,按照功能放到廚房和臥室等地方後,方長將窯爐清理乾淨,像旁邊幾個窯爐一樣封存起來。現在崖上儲備的石灰、木炭、焦炭、磚瓦都很多,短時間內無需再次開窯。
他跳上無名殿的頂部,於這制高點上看了看崖上,決定還是去高爐那邊。
上次冶煉出來的鋼條還在棚子裡面堆著,他並未進行處理,所以崖上現在唯一的鋼製工具,還是鑄造出來的那個錘子。
弄了幾塊好煤,抽出火摺子用乾草引燃,待小爐裡面火旺起來,方長拿起細鋼條放進去,等待其慢慢燒紅。
最大的一塊鋼,是方長特意挖了個最寬大的溝槽裡成型的,如今被放在旁邊,當做鐵砧。
他不用夾子,直接用手拿起在爐子裡面,一端被燒成紅亮的鋼條,掄起錘子便開始捶打。
噹噹噹噹噹——
聲音響徹崖上,帶著鋼鐵震動的些許顫音和迴音。方長速度很快,小錘子被他掄出了殘影,不斷地快速敲擊。
紅亮的鋼條冒著被擊打而出的叢叢細碎火星,在錘下逐漸變形。
方長不斷將鋼條放回爐里加熱,維持溫度,待鋼條截面被敲打成矩形後,他用錘子在上面敲出了凹槽,然後用手沿著凹槽彎折,再將匚形的鋼坯開口處敲在一起,砸薄成為斧刃,後面部分則是預留的安裝斧柄處。
其實若是他多炒幾爐鋼,完全可以用好鋼嘗試下夾鋼工藝,不過它只是柄斧子,能用且比之前的青銅斧好用就行了。
待完全成型後,方長用銅絲刷子去除了斧頭表面的雜物,接著最後一次燒到紅熱,然後放進水桶裡淬火。
呲——
蒸汽繚繞間,他有了柄新斧頭,舊的青銅斧可以正式退休了。
接下來,織絲之餘,他準備將手裡的所有工具都更換一遍,無論是斧頭鐵鍬,還是菜刀鍋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