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桑子平繼續告訴方長:“前方三岔口處,有大片繁華地區,路上這些車輛,許多都將最終目的設為了那裡。再更換人力入蜀,當然,也有些會在那裡稍作停留,而後往西北去,路上還有座大城,也是百業發達。”
兩人加快腳步朝前走去。
他們一直保持著行人能夠走得最大速度向前,旁邊人偶爾會好奇地看一眼,而後便會見怪不怪地收回目光,感嘆一句這兩人走得真輕快之後,或悶頭趕路,或者和旁邊臨時打扮趕路的同行者交談。
“這裡可有名字?”
方長看著面前繁華景象,問道。
遠處還不覺得,只能看到上方雲氣絢麗,走近之後,他發現此處經濟確實足夠活躍,大量建築滿滿當當地,將這處山間空地擠的毫無餘處。目光所及,甚至連農田都看不見,只是能隱約看到幾處菜畦。
看來這裡的糧食都要靠外購,只有蔬菜這種難以長途運輸的快消品,才會在本地擁有生存空間,這是隻有純粹交換活動、且足夠發達的商業地一個顯著特點。
桑子平指著前方這個繁榮大鎮,對方長說道:
“這裡最初只有三兩戶人家,那還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兒,後來這裡越來越繁榮,可那幾戶人家所成立村子的名稱卻保留了下來,叫三家村——雖然和目前這幅景象完全不符,但也沒人有心思去改了它,畢竟名字僅僅只是個名字罷了。”
方長點頭贊同:“確實如此,只要說的人和聽到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字所代指的是誰,那末這個名字便是有效的,這也是名字的意義——用來標識和指代。桑先生,我們不如在這三家村休整一下,看看這裡風情。”
“好啊。”
桑子平所修法門,對於人間事的品味也是一大重點。
按照當初借住仙棲崖時,他講給方長的理論來說,桑子平是入世派,和方長這種出世派不同,但路途相近並不罕見。而且,入世派出世派只有難易之分,有法門是否精妙之分,整體無高下之分,都是選擇天道的某個側面去修習。
“這天氣看著快要起霧,我們先找個住處,而後去岔口處看上一看。”方長道。
桑子平立刻緊了緊背後包裹,快步跟上,
三家村裡麵店鋪林立,許多商號都會在這裡開個分行,用於處理各種事情,以方便自家行動。同時這裡停留的大量人、貨,催生了許多交易市場,和大量以為他們提供下層服務而存活的店鋪、人員。
倘若是有朝一日這裡的商路忽然斷絕,那麼三家村估計會用難以想象的速度衰落下去。以不過這點機率幾乎為零,畢竟不管天下屬誰家,不管是不是太平年月,都是要路來交流的——哪怕是掀起大劫的妖怪們也一樣。
看著兩旁鱗次櫛比的建築,桑子平笑道:
“但凡交通要地,都很繁華,這乃是常識。不過我曾經看過幾本凡間風水書籍,裡面有個說法很有趣。那書裡說,路通水,水即財。但細細琢磨,其實並不玄奧,只是簡單的道理。”
“江河之類水的一項巨大作用,也在於行船運貨,溝通上下游。如此看來,和用來交通的道路,是同一種東西。而交通便利,人氣自然興旺,又有貨物財富來往,只要行路的人還有需求,自然會誕生許多產業,那麼交通便利之地,自然會迅速繁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