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年年砍伐,但是山坡竹林的規模不見削減。
畢竟竹子生長非常快,竹筍破土露尖之後,往往兩三天就能張一兩人高。比之速生喬木之類,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
選新竹子斜切下,留七八個節和上方枝葉,打捆扛回崖上,而後扦插進前後土裡,澆水便生根,移栽起來十分方便。
方長還順路砍了幾十根大竹,也不去枝葉,捆好扛起上山,補充崖上竹竿存貨。
只是這竹捆體積太巨,雖然方長神力之下輕若鴻毛,卻也只好從後崖繞上去。畢竟棧道窄且承重有限,轉彎也不便。甚至按照方長籌劃,以後將棧道的部分開鑿成迴廊,這種大捆也不能夠透過。
無名殿前後的小竹林長起來還需要時間,不過扦插竹段上,現有的枝葉也頗為可觀,只是露在地面上的竹節並不多,顯得有些矮小。
做牌匾之事,方長只是在工棚裡選出了木板,寫字後交給阿牛來完成。
這段時間的訓練與耳濡目染,已經讓阿牛變成了多面好手,不管是木工瓦工蔑編庖廚,他都會上不少。方長感覺,如今將他放下山去,即使只是個普通人,做到這種程度也不會餓到。
“好,就這樣釘吧。”
方長對站在梯子上的阿牛說道,後者正用錘子和大青銅釘,將牌匾釘在殿門上。都是有修為在身的,不會歪斜,倒是要方長來決定高低位置。
咔咔咔幾下釘上,阿牛從梯子上跳下,將木梯拿在肩上。
而後師徒二人一齊退後,從稍遠一點的地方,看徹底完工後這座建築的效果。
“嗯,不錯。”
方長笑道,旁邊的劉阿牛也贊同的點點頭。
這座無名殿用料充足,氣派得很。
它以土為基,以石為階,木柱磚牆,青瓦飛簷,最為顯眼的地方,則是規整明亮的玻璃窗,和正門上方寫有“無名”二字的牌匾。
阿牛去將梯子放回工棚。
方長則緩緩走進去。
正門裡面沒多少陳設,只有幾張椅子幾張桌子,各自用料充足,但因缺漆顯著木材本色,幾隻自制的茶壺茶杯凌亂的放在桌面上。無名殿又不用供奉什麼,倒像個簡單的會客屋舍。
旁邊進去,便是方長的起居室。
靠窗擺著書桌,上有硯臺筆架,南面陽光照射進來,將桌上紙張照的明亮。旁邊有書架衣櫃,還有一張真正的床榻,上面擺著舊被褥,被疊的整齊。牆上照例釘著一些木塊,懸掛著斗笠之類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