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裡的物件,以竹木為多,比如桌椅衣櫃、書架床榻、筆筒筆架之類。
他不在臥室裡喝水喝茶,故而這間屋子裡,也沒什麼陶瓷器件。
而後便是青銅器,比如用來照明的油燈,便是青銅所制。這也是目前方長最容易得到的金屬,畢竟開一次爐就有許多,除了比較費木炭,礦石並不缺乏。
雖然那處銅礦除了伴生錫之外,還有白銀,無需冶煉,但由於量不大,他並不常使用。一直以來,方長除了用白銀做髮簪葫蘆口等小零件外,還做了幾隻銀盤銀碗,以及今天的窗戶合頁和鑲玻璃釘子,其餘便是下山時候當路費用,
這種貴金屬在山下可以換錢,且比銅錠佔地兒小,更適合隨身攜帶,不然若是行走稍遠的路,扛著大量銅錠下山換錢有些太駭人。
屋中最顯眼的,則是一架紡車。
它和山下常見的家庭紡車一模一樣,一個簡單的木頭架子,上面有個連有搖柄的大繩輪,聯動一根紗錠軸。這種繩輪結構,可以讓紗錠轉動速度均勻,不易斷。
雲中山物產豐富,之所以製作這架紡車,是因為春日裡方長在山中轉悠時,見到有野桑蠶,遂捉了養起來,得了不少蠶繭。將蠶繭處理過後,閒來無事時,他便造了這架紡車,可以將絲紡成線。
而且方長手頭也有不少棉種,是他去年下山時候所得,已經尋找了合適地方播種下去。等待發芽開花,便可採集使用,只是到時候還要製作配套的彈花弓之類。
到時候,這架手搖紡車,不僅可以紡絲線,還可以紡棉、麻。
現在方長手頭材料很少,紡好絲線後只是積攢著,但他還是用青銅做了些針,有時候衣服有破損,便縫上幾下,畢竟除垢術只能解除髒汙,無法填補漏洞。
他計劃等手上的紗錠再多一些,就造個簡易織布機,將線織成布使用。
無論是做窗簾還是做被褥,都是極好的。倒是身上衣物無需自制——他已經習慣了在山下定製。
在座位上坐下,抽出兩本書細細閱讀。
玻璃窗透光性非常好,明亮又清晰,就好似開了窗戶似的,但又有沒有風吹進來掀動書角,這一點已經足夠讓天下所有讀書人羨慕。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飯時。
正在練習廚藝的阿牛負責做飯,如今他的手藝已經很不錯,烹飪出來的的食物有模有樣。
“師父,開飯啦——”
“好的。”
方長應了聲,將手中這本《地理山川雜記》合上,歸於書架。這本書還是當初從山神那裡借來後,自己抄錄的,原本已經歸還了章淳。
走出殿門,前面銀杏樹下的石桌上,已經擺了幾個碗碟。
夏季的雲中山,到處都是食物,每日都不重樣,而且恢復了捕獵之後,桌上也有鮮肉做的菜,只是阿牛依然更喜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