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長每次下山後,遇到售賣種子的人時,總要掏錢買上一些。所以他手裡的作物種子,比他栽種過的,要多得多。
去年的收穫他也留下了種子,包括種過一季的瓜果蔬菜,包括高粱和穀子。
高粱已經屯了不少,等今年豐收後,或者可以自己釀些酒。
除了糧食蔬菜瓜果之外,方長還買了許多花種。
之前他就將一半的田地,種上了花。
春日裡,他扛著鋤頭鐵鍬,在清理田地,準備新一年的播種。花朵已經被移栽到了別處,今年還可以種上一些。
正在忙碌時,他看到後山方向有動靜。
卻是許久不見的劉阿牛。
他並不似尋常牛,正在雙腳直立,挎著個草編袋子朝這邊走——只是因為沒穿衣服,有些不雅。
遠遠地他也見到了田中方長,於是面色一喜,加快腳步跑過來。
“師父,您回來了!”
阿牛已經是自己的記名弟子,不過方長看了看他頭頂氣色,微微掐指,發現這段師徒緣分,距離緣盡結束已經不遠了。
方長拄鋤站在田地裡,笑著看劉阿牛奔過來。
“怎麼從這邊上來?”
“我體重太大,身形還夯笨,即使可以這樣行走,也怕踩壞了崖邊的棧道,所以從後面繞過來。”阿牛說道。
方長沒有問他去了哪兒,不過心地實誠的阿牛說道:
“我這段時間在雲中山裡轉悠,大致於仙棲崖北面的廣闊地方,去造訪了下故舊,同時在山裡散心覓食。”
“現在見樹抽了綠枝,想著崖上田地需要人耕鍾,便回來準備給田裡翻地播種,沒想到師父您也已經回來了,這可真是好事兒。”
方長點點頭,笑道:
“既然你回來了,那便先不急,回去歇息一天,明日再說。”
而後他扛起鋤頭,帶著阿牛回到屋子處,放好工具和阿牛聊了半日,有時問問他這段時間的見聞,有時候解答些對方修行上的小問題。
“師父,俺去年就尋思,崖上空地如此廣闊,土地又肥沃,何不多開上幾畝田?也好多種些東西。”
“好啊。”方長自無不可。
第二天一早,師徒二人在崖上,用灰劃了線,便開始犁開地面鬆土。
開田難度不大,但是後續耕種是精細活計,一塊新開的荒地,要耕種上兩三年才會成為熟田。伺候土地也有多種做法,山下人間由於人丁滋生,現在普遍使用的是精耕細作之法,就為了在有限的田地上,種出儘可能多的糧食。
“去年的熟田種穀子高粱,還可以種點麥子,今年新開的田種豆子,可以肥田。再給您留下兩塊,一塊種蔬菜瓜果,一塊種花。”
對於耕種,阿牛有很多想法,娓娓道來。於農事之道上,多年勞作被耳濡目染,且身體力行之下,他比方長更為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