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崇寧以後,日益受寵,擔任知入內內侍省。
北宋朝廷立明堂,鑄九鼎,修大晟府、龍德宮,楊戩都擔任提舉官。
早在政和四年,楊戩就被趙佶任命為彰化軍節度使,首倡設皇帝出行的護衛軍,以此來鞏固他的權力。
後來,楊戩歷任鎮安、清海、鎮東三鎮節度使,由檢校少保升至太傅。
這麼說吧,楊戩的權勢與梁師成基本上是相等的,兩人打年輕時,就一路鬥過來。
梁師成不是一直護著太子趙桓嘛,楊戩就站邊鄆王趙楷,陰謀動搖太子。
連太子都敢動,可見這楊戩的權勢之大。
除了是楊戩的表弟以外,楊戩在京東大量吞併土地斂財,溫宗建還充當楊戩的爪牙。
楊戩暗使官員制定法令求取民眾的田契,從甲到乙,從乙到丙,輾轉追究,直到沒有證據,就推測土地的產量,增加租賦。從汝州開始,慢慢地擴充套件到京東、京西、淮西、淮北,搜求廢堤、棄堰、荒山、退灘及大河淤塞的地方,都勒令百姓租佃。租額確定後,土地雖被河水衝蕩,不能耕種時,租額也不減免,號稱“西城所”。
另外,梁山濼也就是大野澤附近數州的百姓,依靠捕魚為生,楊戩也按船定租稅,有違犯的,就以盜竊罪抓起來。一縣一般在常賦之外又增加租錢達十多萬緡,按規定,遭水旱災害時可免稅,這裡卻不能免。
換而言之,楊戩就是造成宋江起義的罪魁禍首之一。
因為有楊戩罩著,溫宗建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屢屢頂撞上官。
可即便是這樣,溫宗建還能不斷受到升賞。
最近,溫宗建更是因為跟著蔡仍等人的屁股後面剿了一波宋江義軍,立下了所謂的大功,而一舉越過別的武官極難越過的武官的最大瓶頸進入了橫行行列。
不過——
知廣濟軍丁順,也不是一般人——他背後也有高俅在。
為了不被溫宗建架空,也為了不再看到溫宗建這個一直噁心他的人,丁順乾脆使了招移花接木將溫宗建踢出廣濟軍,讓溫宗建到金吾軍來禍害蔡仍。
這些事,都很讓蔡仍頭疼。
不過,最讓蔡仍頭疼的還是,蔡仍只有統制泰寧軍和興德軍的權力,沒有插手泰寧軍和興德軍整編這兩支軍隊的權力,否則,蔡仍完全可以將泰寧軍和興德軍整編重建,使其跟宋江義軍一樣成為金吾軍的一部分,然後壯大自己——如果不是因為宋江義軍的情況特殊,幾十年前王安石變法時又推廣了將兵法,在宋制下,蔡仍都沒有機會一人獨自統領兩軍。
泰寧軍和興德軍,一個戰鬥力低下還聽調不聽宣,一個戰鬥力低下還問題多多。
這直接影響到金吾軍的整體戰力,更影響蔡仍爭霸逐鹿,讓蔡仍如何不頭疼?
然而——
再頭疼,蔡仍都得面對,否則又能如何?
所以,一到大野澤,遣散好被刷下來的宋江義軍的人之後,蔡仍就一邊經營金吾左軍和金吾右軍、一邊謀取泰寧軍和興德軍、一邊建設金吾軍。
建設金吾軍,並不單單是指建設金吾軍軍隊,還指建設金吾軍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