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民說:“你會做嗎?”
陳良慶說:“廚房有幹面條,你下點面條咱倆吃。”
林志民已經在穿鞋了,道:“想什麼呢?”
陳良慶只好起身,也去穿鞋,緊走了兩步,跟上了小舅子的步伐。小舅子再兇他,也比一個人在家刷抖音刷到眼睛得了飛蚊症,刷到快出幻覺要強。有時他把手機關了,抖音的哈哈笑聲還響在耳畔,颳著耳膜。
兩人走在大街上,一家一家看過去。麻辣香鍋,涮涮鍋,重慶火鍋,烤串店,炸雞店,重慶小面,羊肉泡饃……沒有一家想吃的。晚餐是這條街最熱鬧的時候,路燈燃了起來,招牌紅紅火火亮著,人來人往,兩人卻只感到悽涼。薄暮應當是每個人步履匆匆往家趕的時刻,晚餐是正餐,正餐應該在家裡吃。廚房藍色爐火跳躍,鍋鏟嚓嚓響著,抽油煙機呼呼轉著,一盤盤熱氣騰騰的、為家人量身定做的菜端上來。人們在飯桌上坐下,慢慢地吃,而不是這樣滿大街像條流浪狗一樣惶惶然,不知去哪裡覓食。
兩人逛了街,又逛商場,關於吃什麼意見總是不一致,最後來到商場地下快餐城的某家連鎖快餐店,要了兩碗牛肉飯套餐。牛肉飯已經是這十幾家檔口裡最接近家常便飯的了,但陳良慶抱怨說它那個蒸蛋一吃就知道是預制菜,家裡的蒸蛋根本不是這個味道。林志民說好歹牛肉澆頭不是啊,你看那灶臺裡不是有個大鍋在煮牛肉?陳良慶探頭一看,果然敞開式的櫃臺裡,一口長方形大鍋咕嘟冒著熱氣,店員正在把一勺勺洋蔥土豆燉牛肉舀出來,澆到一碗碗白米飯上,一股燉肉的香味飄散在店裡。陳良慶稍安心了些。
林志民不耐煩地勸他快點吃,少廢話。陳良慶剛挾起一片牛肉,卻又嘆了口氣,扯扯林志民的手,林志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店員開啟不遠處一臺立式冰櫃,從裡面拿出幾包真空包裝的預制菜遞給一個顧客。林志民走近冰櫃,拿起一包預制菜一看,那赫然就是鍋裡正在煮的洋蔥土豆燉牛肉。
顧客付完款走了,陳良慶叫住路過的店員道:“你們這個鍋裡煮的牛肉澆頭,和冰櫃裡的料理包一模一樣啊?”
店員答:“是啊。”
林志民不滿地道:“合著我們來吃飯,你們幹的事兒,就是給我們熱一下料理包?”
店員道:“你們逛街,畢竟也不能帶口鍋吧?我們這店面房租貴著呢,掙的就是讓你們方便這個錢,不然你們想吃飯的時候怎麼辦?”
陳良慶氣憤道:“那我們還不如自己回去燜點米飯,熱點這個料理包呢。”
店員爽快道:“也可以啊,網上商城有,你下單直接送到家裡。”
陳良慶嘆了口氣,林志民掀開桌上的調味盒,報複式地舀上幾大勺辣椒油,道:“這個是家裡沒有的,多來點吧。”
陳良慶沮喪地往後一靠:“不想吃了。”他吃飯好喝酒,這家店既沒有白酒也沒有啤酒,這預制快餐就突然一口也吃不下去了。
林志民大口吃著,他已經餓壞了:“你可真多事兒,剛才我說吃牛肉麵你又不願意。”
“不想吃,湯底不正宗,加了太多味精,吃完嗓子裡不幹淨,老像有痰。”
陳良慶說著,掏出手機來刷抖音,忍不住又去看林瑞玲的朋友圈,發現她發了一條在廣東吃燒鵝的朋友圈,燒鵝皮油亮紅潤,看著就很香。看招牌,她到了順德,吃完了燒鵝又吃雙皮奶。陳良慶把每張圖都放開,仔細看,嘴唇蠕動著咒罵,煙酒嗓由於不敢大聲,而發著絲絲拉拉的氣聲兒,如長滿粗糙老繭的手指頭撫過綢緞勾起毛刺。
林志民連面帶湯呼嚕了個精光,一抹嘴,也掏出手機來看大姐的朋友圈,心裡同樣五味雜陳。玩得這麼嗨的大姐知道自己又添了個孫子和外孫子嗎?也許她已經不在意了,否則怎麼會在一盤盤廣東燒臘前有笑容燦爛的自拍?她可能已經知曉一個真相了:她離開之後,天並沒有塌下來。兩家的親家上陣,加月嫂,該吃奶的吃奶,該上學的上學,該上班的上班,生活居然也執行得很好。世界離了她,照轉。那她該圍著自己轉,不再圍著別人轉了。或者不知什麼緣由,她的世界有比天塌了更重要的事,導致她這樣氣壯山河地放肆。
林志民其實挺羨慕姐夫,大姐這樣每去一地都播報著自己的動態,吃的什麼,玩的什麼,固然是挑釁,看著氣人,但至少知道她的行蹤。而且大姐遲早會回來的,三十萬供她賭不了太久的氣,並且她也太老了。但雪華不一樣,雪華會掙錢,而且越掙越多。女兒告訴他,媽媽幹家政口碑非常好,現在在家政app上檔期全部排滿,許多人想搶她的時間段都搶不上,她至少可以再幹十年。
雪華再也不發朋友圈了,從前她會轉發點心靈雞湯,或者發一點自己做的菜,每一條朋友圈都坐實了她沒分量、落伍的家庭主婦形象,令他鄙夷。現在她的朋友圈是僅半年可見,半年內一條也沒發。他給她打電話從來不接,微信也不回,她的心門嚴嚴實實地向他關閉了。趕她走並非他的本意,他只想嚇唬她一下,讓她知道以後該怎麼做,沒想到給了她開啟新生活的契機,一發不可收拾。
林志民怏怏回到家,半夜胃裡翻江倒海,這大半年他吃得不規律,今天又吃了太多辣椒油,老胃病又犯了。他翻箱倒櫃,找出過期的胃藥吃了,躺下,勉強睡了幾個小時。早晨,力姐發來微信,說今天拍動感單車影片,這可能是最後一次拍了,因為她已經同意老包的離婚請求,條件就是把健身房轉給別人,轉讓的錢還完經營欠款後,兩人一人一半。
林志民大吃一驚,那以後大家健身怎麼辦?力姐說等我處理完這個事,再去盤一家健身房唄。實在不行,幹別的也行,怎麼玩不是玩呢?
林志民找出最好的一套運動裝,精心打扮了一番,來到了健身房。大家都很惆悵,三年來,他們成群結隊地健身、聊天、聚餐、出遊,健身房就是他們的靈魂,藉由靈魂的召喚,他們相聚在這裡,從這裡出發,找到了別樣的老年生活樂趣。以後這據點沒有了,該怎麼辦?
他們這樣年歲半百的老人,最受不了的就是日複一日在家待著。已經沒有事業可言,死卻又一時半會兒死不了,不找些熱烈的營生來幹,使勁扇動生命的火爐,火苗就要漸漸熄滅了。
力姐卻顯得輕松,一切都要結束了,一切也是新的開始。靠著老年健身這個點,她已經成為本城最火的自媒體博主,每月流量分賬都有幾千塊錢,並隱約有出圈的趨勢,社會活動多了起來,比如被品牌邀請,做點直播啦;媒體採訪她,談談作為少有的老年女性健身教練的心得啦。ip才是最值錢的資産,別再和丈夫耗了,趁早與他分割,未來的紅利才不會被沾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