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我才不想做家務> 楔子我這輩子都不結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楔子我這輩子都不結婚 (1 / 2)

楔子我這輩子都不結婚

“自私,太自私了!”林越媽媽張雪華和林越的大姑林瑞玲在廚房張羅著國慶兩家的家宴,林瑞玲牙縫裡蹦出這一句,表情莊重,聲音因太過鏗鏘的觀點反而顯得平靜,只是用點頭來加重驚嘆。

林越此時正好進廚房倒水喝,聽到這一聲控訴,心頭升起一陣煩躁,知道大姑和媽媽必定又是在東家長西家短,這會兒不知道在說誰呢。但無論說誰,戰火最後肯定燒到她這邊,為著她28歲單身還北漂。

這些年北漂的人少了,疫情前就這樣了,人們被北京的生活門檻嚇跑了,紛紛躲著北京。北京無動於衷,橫豎相看兩厭。留在北京又買不起房落不了戶的,就成為天津人。林越,不回西北十八線小城老家,北京買不起房,沒有戶口,又不去天津買房落戶,又不談戀愛,在一家日薄西山的京菜品牌“王家菜”餐飲集團策劃部有一搭沒一搭地上著班,每月萬把塊的工資只夠養活自己,漸漸散發可疑氣息。有錢的女人才配單身,沒錢又單身的女人,人們總覺得有義務給她指出正確的人生方向。

“不成家的都自私。”大姑又說了一句。

林越不想捲入論戰,怎奈這句評價實在奇葩。她端著水,喝了一口,似笑非笑:“不成家怎麼就自私了?”

“現在的人就是想自己舒服,一點都不想付出。”大姑說。

林越冷笑:“想舒服還錯了?那受罪才對唄?”

雪華道:“成了家,就不可能舒服。養兒育女,柴米油鹽,樣樣需要操心,不可能舒服。”她切著洋蔥和尖椒片,被辣得直眨巴眼睛,一串眼淚流了下來。她歪著頭,用肩頭蹭掉滴到腮邊的淚水,為“不可能舒服”做下形像注腳。

林越瞪著這兩個女人,昨天晚上她還在酒吧和人侃侃而談女性主義、結構性不平等,此時波伏娃和上野千鶴子在腦中爭先恐後地大喊著讓我來,讓我來懟她們,但想了想,那些精妙的話語恐怕這兩個女性長輩既聽不懂也不想懂,完全是屠龍之術,雞同鴨講,只能用大白話來回懟了。

“所以不成家,就可以一直舒服了。”林越懶洋洋道,端著水走出廚房。

“不成家那還像個人嗎?東遛遛西逛逛,像乞丐。”大姑道。

林越生下來的時候奶奶已經很老了,沒能力帶她,大姑便充當了奶奶的角色,在她嬰兒期及小時候幫襯著林越父母把她帶大,故兩人感情非常親近,大姑說話便很隨意。

大姑的一兒一女還沒來,林越爸爸林志民建材店關閉之後,有一搭沒一搭地做著買賣,這兩年鬥志全消,只等歲退休,百無聊賴,遂迷上了健身,每天閑著沒事就往健身房跑,此時他健身還沒回,屋裡只有大姑夫妻和林越母女四人。姑父陳良慶刷著抖音短影片,偶爾抬頭看著正在廚房邊嘮叨邊洗油菜的妻子,露出不屑的譏笑。

“你消停點,少說兩句吧。天天催婚,跟你有屁關系啊?”他呵斥著,煙酒嗓絲絲拉拉,砂紙般粗糙。

林瑞玲不服氣:“怎麼沒關系?這是親弟弟的獨生女,你是姑父,也不操操心?”

“人家北京上學上班的人,眼光高著呢,輪得到你這個老太婆安排?”

林瑞玲不說話,屋裡短暫的安靜,只有短影片機械的哈哈笑的配音聲。兩個女人繼續準備家宴。需要提前燒制的比如香辣豬蹄、紅燒羊蠍子已經在鍋裡咕嘟咕嘟地燉煮著,其他綠葉菜洗淨切畢放在塑膠濾網裡,灶臺擺滿了碟子盤子。林瑞玲一兒一女都有了一個孩子,今天共計11個人要吃飯,工程量浩大。所有的年輕人都提議上飯店吃,但長輩們都不讓,說沒氛圍,而且飯店的菜又貴又難吃,不定加了多少新增劑呢。

雪華準備做地三鮮。這道菜是丈夫林志民的最愛,特別費事,要先把茄子和土豆油炸了,再下鍋與青椒片共炒。茄子土豆還不能一起炸,因為需要的時長不一樣。不過雪華從來不怕麻煩,把屋子收拾得窗明幾淨,做出滿桌菜,然後邀請一大堆親友來一盤盤吃掉這些菜,聽他們邊吃邊贊美她能幹,是她最大的幸福。此刻她正在炸土豆,熱油滋滋響著。林瑞玲仍在絮叨著,說兒媳婦在家就吃速凍餃子,還愛點外賣。

“現在的年輕媳婦,給你提鞋都不配。”

沒有了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