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打炮真的是一門技術活,而炮戰就是檢驗的唯一的,也是最為殘酷的標準。突擊團炮兵連成立沒有多久,又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而且炮彈金貴,平時訓練也不可能如小鬼子那樣來個實彈射擊。所以,無論是專業技術,還是經驗能力,又或者是炮的數量及威力,小鬼子這邊都佔據了優勢。
如果他們一直隱藏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對小鬼子的炮兵陣地進行炮擊,或許能打小鬼子一個猝不及防,將小鬼子的炮兵陣地給滅了。可是,為了掩護一連和二連,為了能減少這兩個連的傷亡,為了能遏制敵人的進攻,他們不得不奉命提前暴露,去攻擊小鬼子的三輛裝甲車。
小鬼子第二次攻擊第一道防線的時候,突擊團炮兵連奉命去幹掉小鬼子的三輛裝甲車。
雖然被小鬼子的觀察員及時發現,並予以了炮擊,但因炮兵連及時的分散開來,以三門小鋼炮為一組,三組人馬專門分開,各自對付一輛裝甲車。
第一組首先幹掉了自己的目標,副連長二瘋子也因為非要幹掉目標,而不惜暴露自己,可以說是與敵同歸於盡了。
但是,卻引起了小鬼子炮兵的高度警覺。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第三組(四排)僅僅打了兩波炮彈,還沒來得及幹掉目標,就被小鬼子集中火力給全組壯烈殉國了。
隨後,小鬼子唯一的一輛裝甲車便在下一次攻擊中沒有出現。
但是,第五次,小鬼子的裝甲車卻出現了。
當時,炮兵連還為此產生了爭執:大家都覺得,這次,小鬼子的裝甲車出現的有些蹊蹺,懷疑這是小鬼子炮兵專門給他們設的一個圈套。畢竟,第二次進攻時,小鬼子的裝甲車可是調頭就跑,跑的十分迅捷。而且,第三、第四,兩次進攻時,小鬼子的裝甲車都沒有出現。現在,它卻突然出現了,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
還有一點,因為小鬼子的裝甲車沒出現,所以,炮兵連也就沒有再進行炮擊,哪怕第三次攻防戰,雙方上演了慘烈的白刃戰。而這裡面還有一個原因,炮兵連的炮彈不多了,就只剩下二十發炮彈(二愣子帶走的那些,潛伏在一營中,還沒動,也沒暴露),按規矩,這最後一點炮彈,必須要等到最為關鍵時刻,要麼是要對付敵人的炮兵陣地,要麼是上級下令,否則,大家都不會動。
一排長覺得,這是小鬼子的圈套,還是不要上當的好。再說,就只剩下一輛了,下面的同志會有辦法對付的,還是把最後一點炮彈留在最需要的時候吧!
二排長卻認為:任務第一!不管這是不是小鬼子的圈套,都必須要幹掉小鬼子最後這輛裝甲車,否則,完不成任務不說,更對不起先前犧牲的副連長和三排的戰士們。
最後,還是指導員出了個折中的辦法。
調出十發炮彈和兩門小鋼炮,再從全連現有的炮兵中選出最好的炮手,由二排長帶領,總共八個人,去找一個相對隱秘,視線又好的地方,去幹掉小鬼子最後一輛裝甲車。
結果,證明了這確實是小鬼子一次針對炮兵連的圈套。
小鬼子的裝甲車就好像根本不是來進攻的,而是來吸引火力的,不僅後面沒有跟隨小鬼子,就連衝鋒都不急,而是直接走‘之’字形路線。
二排長帶著兩門小鋼炮,打出第一波炮彈,第二波炮彈剛打出去,還沒等他們第三次拿起炮彈,結果,小鬼子的炮彈就集中炮擊過來。
而且,深恐二排長他們還活著似的,不僅對他們這裡狂轟濫炸,更是對其周圍四十米範圍內,來來回回炸了不下三次。可見,小鬼子是鐵了心,不惜一切也要先幹掉炮兵連。
如此一來,突擊團炮兵連直接損失了一半的小鋼炮和幾十名戰士。可以說,傷亡過半。
一想到這些,張青山覺得就如同有一把尖刀在剜自己的心,格外的痛。忍不住問道:“炮兵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同志們都很激動,也很悲憤,都嚷嚷著要給他們發槍,他們要到下面去跟小鬼子拼命,給戰友們報仇雪恨。”
“那可不行!”張青山大眼一瞪,惱怒道:“炮沒了,還可以再從小鬼子手裡繳獲,可會使用這傢伙的人要是沒了,那就真的什麼都沒了。繳獲再多的炮也白搭。”
“我知道,所以,我已經跟他們的指導員說了,一定要安撫住同志們的情緒,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意氣用事,更不能自亂陣腳。”
張青山點點頭,正要說話,卻見一個咆哮聲從右邊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