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 (1 / 4)

天下名山,青城以幽潔取勝,秋天的青城更美,優雅景緻隨山勢層層分明,一條佈滿青苔卻氣勢磅礴的丹梯直通山頂,丹梯起點是一塊巨大青石鏤空雕刻的山門,簡單古樸,卻不失大氣。山門上雕著三個雄渾卻內斂的隸書——“清城山”。丹梯盡頭的上清宮,是大隋道士心馳神往的仙家重地。

此時正值午後,滿目金色陽光將青城山美景勾勒無遺。

從山腳到上清宮的丹梯兩側,每隔五級,便各立一名身穿玄甲計程車兵,如絕壁松柏、如長槍大戟、如雕像挺拔的身姿巋然不動,他們手中的戰槊、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森然寒光,讓到訪的兩國使團認識什麼叫大隋軍人。

將士們一手持槊、一手按在腰間的虎嘯戰刀刀柄之上,雖然每一名將士都靜默無聲,淡然的漠視到訪貴賓,但是從他們那虯勁有力的雙手、炯炯有神的雙眼可以看出,每一個人每時每刻都處於戰時狀態,這讓女兒國、中天竺使節團上下不禁懷疑:如果自己有何不妥,這些渾身充滿煞氣計程車兵極有可能暴起殺人。

中天竺的使節團入山之初,本來自由散漫,對著大隋將士們指指點點,嘻皮涎臉的說著禮部侍郎張宣聽不懂的鬼話,但是如此徐行百多級石階之後,人人感到一股如山氣勢威壓而來,令人氣都喘不過來,天竺人都老實了,不再賊眉鼠眼的東張西望,而是低眉順眼、戰戰兢兢的走著,有的人甚至冒出了汗水,也不知是怕的、還是嚇的。

看著被聖上稱之為‘阿三’的醜鬼們,如此誠惶誠恐模樣,張宣滿意的笑了。

他在接待之初,發現這些“阿三”不但人醜,還狂妄自大,在大興城門的時候,竟然向守衛發出挑戰,結果讓這些從十大軍團退下來的將士們打得鼻青臉腫,而到了雒縣之後,見作戰的將士比較狼狽,又一次發起了挑戰,大將軍尉遲恭瞧著有趣,便一個人單挑一百個阿三士兵,結果在“刀槍無眼”之下,死了二十多個、殘了十多個。

然而這些人似乎一點都不長記性,在山下看到有女兵,理所當然的又一次發起挑戰,希望從女兵身上找回士兵的自信,結果依然不出意外,叫囂得厲害的阿三士兵在與專學刺客之道的修羅衛比拼中,結果敗得更快、死得也更多,出戰一百個,回來的是一百具死得奇形怪狀的屍體。

護衛中天竺使節團的四百名士兵,從大興到這裡,已經摺了一半,就他們那些流寇一般計程車兵,張宣都不知道他們的自信到底打哪來的。

這麼愚蠢,難怪讓戒日帝國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而據張宣所知,地域廣闊、士兵眾多的戒日帝國本來是準備向北擴張的,然而卻連一個小小的泥婆羅都搞不定,之後給泥婆羅的盟友吐蕃殺得屍橫遍野,戒日王怕了朗日贊普為首的吐蕃,這才調頭向南,這一下子,戒日帝國計程車兵大發神威,殺得東天竺、中天竺、西天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給戒日帝國虐得不成樣子的中天竺國王頻毗娑羅王聽說吐蕃暴徒讓大隋輕輕鬆鬆滅了,於是就有了與大隋建交的念頭,他覺得戒日帝國讓吐蕃打得頭破血流,而吐蕃又給大隋滅了國,可見大隋更加厲害,要是大隋出手的話,那麼虐殺戒日帝國那是隨手的事情。

主意打得不錯。但大隋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幫中天竺打仗?

要知道,戒日王現在也試圖與大隋接觸呢,如果他北方無憂,一心向南方發展的話,定然促使東天竺、中天竺、西天竺、南天竺聯成一體,而以戒日帝國的實力,顯然是吞不下這四國的。因為戒日王去年在進犯西遮婁其王朝(西天竺)的時候,就受到補羅稽舍二世擊退,而這個人,也是一個不弱於戒日王的英明之君,如果五天竺混戰不休,天竺半島就熱鬧了。這顯然很符合大隋利益,以及一慣對外政策,大隋煽風點火尚未不及,又怎麼可能出兵?所以說,中天竺的頻毗娑羅王真的想多了。

與這幫狂妄無知、妄自尊大、自以為是的醜阿三相比,女兒國使節團就可愛得多了,女王曼珠沙華和太師曼殊沙華帶來的全是女子,由於青色是女兒國的國色,所以每個人的衣服都是青色,把這支美娘子襯得像一團青雲。

女王曼珠沙華大約十八九歲,秀美中透著一股貴氣,青絲挽起,那絕美臉頰彷彿沒有一絲瑕疵,腰懸一把鑲著寶石的華麗彎刀,身穿天青色綢緞裙子,長長的裙襬及腂,再附上美麗金花作為點綴,正是女兒國女王獨有的裝束;陽光映在她白得異於中原女子的臉上,雪白的臉蛋上也似成了半透明狀,光彩照人的五官精緻得猶如畫中仙子一般。

在她身邊的青衣少女和她年事相仿,正是女兒國太師曼殊沙華,她身段窈窕,窄袖短襦和及胸高腰長裙,使她亭亭玉立,如同仙子謫凡,只是一杆短槍被她反背身後,便有一種柔中帶剛的颯爽氣質,這個太師雖然很美,但渾身都是散發著拒人千里的寒意,宛如冰雪女神一般,讓人不好接近。

然而有個人,不受她的冰冷影響,那就是年輕帥氣的玄奘大法師。

玄奘對這次任相當樂意,因為中天竺、女兒國都是佛國,他學梵語的初衷就有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去佛國求取真經,雖然一度絕了出國學習之念,但是在編撰佛經過程中,遇到了太多太多的難題,也使他去中天竺學佛的念頭死灰復燃。如今有佛國的人來大隋,他認為這是一個探討佛學的機會,會使他獲益良多。

到了大興城以後,他才發現女兒國不說梵語,而且國王、太師自小就跟躲避戰亂到女兒國的儒士學漢家文化,兩人不僅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還精擅漢家文化、歷史,完全就是漢學通,根本不需要他去當翻譯。

於是玄奘就去了阿三團當翻譯,他覺得這樣更好,畢竟佛學誕生的天竺才是他心目中的佛學聖地,然而甫一接觸,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阿三團雖然來了二十幾個僧人,一個個也都精通佛學,但他聊得正歡的時候,這幫醜和尚要開無遮大會;無遮大會是佛教舉行的一種廣結善緣,不分貴賤、僧俗、智愚、善惡都一律平等對待的大齋會。意思說是相容幷蓄而無阻止,無所遮擋、無所妨礙,所以又稱無礙大會。

對於這種善事,玄奘法師當然不會反對,甚至還琢磨著是不是應該到某個寺廟去舉辦,孰料下一刻,就來了夥阿三女子,在他不解其故正要詢問的時候,男男女女就把自己脫了個精光,然後那些女的就當著他的面,擺出了各種奇形怪狀、不堪入目的姿勢,還有三個恬不知恥的女人還跑到他的面前,然後在他目瞪口呆的注視下,自個兒把身子對摺了起來,然後把毛茸茸的羞處送到了面前,那味道燻得玄奘當場噁心的吐了出來,要不是他精通君子六藝,有一身不錯的武藝,殺出一條血路,恐怕非要失身給那三名強壯的女人。

遭到玄奘痛打一頓的那幫阿三,一狀告到了張宣這裡,差點引發一場外交風波。大隋禮部官員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則令玄奘震驚、震撼、感動,張宣霸氣的對使臣索曼寧巴說:“只要是我大隋百姓,別說是玄奘大師,便是沿街乞討的乞丐,也比你這個使臣高貴萬倍。天竺是劣勢的低等種族,你們要習慣捱打。”

儘管玄奘是方外之人,但張宣泱泱大國該有的霸氣宣言,仍令他血脈賁張、熱血沸騰,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也是因為這起事件,促使頭裹紅巾計程車兵開啟了作死的節奏,事到如今,玄奘甚至懷疑連女兵也打不過的阿三士兵,下次要去挑戰高不及膝的孩童。

之後,玄奘也在翻譯過程中,瞭解到那種差點令他失身的“無遮大會”,其實在中天竺佛門很正常,就跟喝水吃飯一樣。

這一下子,中天竺佛門高大神聖的形象在玄奘心中轟然坍塌。

死灰復燃的求經之心徹底破滅。

佛陀的使者尚未把汙穢不堪之事視成習以為常,那麼中天竺的佛學又好得哪兒?又有什麼值得他去學的?

驀然回首,玄奘才發現大隋佛學比中天竺高尚、純潔萬萬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