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 (2 / 2)

“嗨!”段成搖頭失笑:“我們這裡剛剛平定戰亂的時候,也得到聖上減免過賦稅。聽說南方去年才收復過來,這就跟幾前的幽州一模一樣嘛,聖上減免他們的賦稅,很正常啊!我們這裡安定了這麼多年,更無旱澇蟲災,說是年年豐收毫不為過!朝廷年年打仗,也挺不容易的,朝廷不加重賦稅,已是格外開恩了。我們要是再讓朝廷減免,還是人嗎?”

“有道理!”劉燕客有些心不在焉的說道。

去年下半年,北方大地多有旱災發生,朝廷酌情減免一些地方錢糧賦稅,而這雙遼郡因為背山靠海,耕地面積十分稀少。

雙遼郡太守張罕也適時上奏朝廷,洋洋灑灑的奏疏將雙遼郡形容成山貧水窮、大地赤貧之所,言語之間盡是為民請命之語,極力懇請朝廷減免雙遼郡錢糧,並請朝廷撥糧賑濟災民,又說自己治理不力,向朝廷請求賑濟感到惶恐不安,給人的感覺就是一位親民愛民的清官形象。

當初這裡先因楊廣發動的高句麗之戰,動用了整個河北的百姓去運糧,誤了農時的百姓極為貧困,之後的河北大地演變為亂戰核心,幽州地區變得人口稀少,貧窮不堪。

楊侗離開北方南下之時,雙遼郡確實是張罕所描述這般,處於荒蕪之地,故而他信以為真,不僅減免了雙遼郡一年錢糧,並根據本郡人口賑濟糧食十萬石。

然而事實的真相是:經過朝廷多年興修水利、民間也用上了各種新式農耕工具、農作物品種也隨著中西方交流不斷增加,朝廷政策也向農業傾斜,如此種種,使得北方和西北都成了重要的糧食產區。此後又經過多年人口繁衍,開荒墾田,雙遼郡也變成了農業發達的地區。可如果地方官有意隱瞞,一心打仗的楊侗和重臣們又如何能知道?

而劉燕客親眼所見的雙遼郡卻是雨水充沛、阡陌縱橫,如今這名村長更說這裡年年豐收,問題一下子就出現了。

在這村子瞭解了村民歷年以來的收成和交租情況以後,劉燕客便率人離開了,之後又走訪了五個村莊,情況十分類似。

回到客棧之後,隨從孫謀興奮道:“劉少卿,雙遼郡年年豐收,百姓年年如數繳納賦稅,可朝廷去年不僅沒有收到一粒米、一文錢,去年一年,反而撥款賑災,這明顯就是雙遼郡佯災冒賑。”

“確實如此。”另一名隨從眼睛閃閃發亮:“少卿這一回,怕是要刨出一隻大碩鼠了。”

“何止是大碩鼠,要是認真追究下去,整個雙遼郡官場都得塌下半邊天!”

“聖上若是知曉,雙遼郡官場鐵定是人頭落地……”

“這些貪官汙吏,就該這麼來殺。”一人說道:“劉御史全權受理此事,要是我們把這邊的情況匯合,那可是大功一件。嘿嘿……”

“……”劉燕客臉色一變,有苦難言。

默默的想了片刻,他覺得這件事已經超出了自己能隱瞞的範圍了,瞞肯定是瞞不了了。

念及於此,他忽然開竅了:

不就是一個女人嗎?就當搞一場霸王嫖好了,論到朝廷那裡,頂多是小節有虧大節無損。

若是把坑了自己的團伙扭出來,還能獲得忍辱負重的美名,不但能夠將功折罪,甚至還得以晉升。

剎那之間!

萎靡了幾天的劉燕客想通了,整個人顯得精神煥發。

————

懇求月票、推薦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