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思摩大喜過望,連忙問道:“聖上,這是真的嗎?”
“難道朕會騙你不成?”
“當然不是,臣實在是太激動了。”阿史那思摩連忙表態,他最擔心的就是頡利和西突厥再次結盟,要是西突厥東進,他必敗無疑,楊侗這個訊息簡直令他喜出望外,只是令他無比鬱悶的是,僅是一個訊息,就花掉他們的七八成財富,這實在太貴了,說是天價毫不為過。
楊侗又說道:“不過頡利和夷男是姻親關係,你要是進攻頡利,夷男有可能會出兵,朕建議你和契苾何力達成盟友關係,讓他從東邊牽制夷男的薛延陀。”
“多謝聖上指點。”其實阿史那思摩也是這麼想的。
“你的實力和頡利相差不大,處於勢均力敵的局面,勝算不是很大,朕建議你先征服北方的黠嘎斯,一是黠嘎斯實力較弱,容易征服;二是在你東進之時,你的汗庭能夠少去一個充滿變數的惡鄰;三是以黠嘎斯的財富和人力來增強自己的實力。”
“多謝聖上指點迷津。”阿史那思摩仔細一想,覺得楊侗這個吃小放大的辦法的確挺適合自己的,他十分感激的行了一禮,抱著求教的態度問道:“臣攻打黠嘎斯的時候,您認為頡利會出兵嗎?”
“頡利不會坐視你壯大,出兵的可能極大。不過你放心,大隋雖然暫時不會出兵助陣,卻可以在義成城駐紮一支軍隊,從南方為你牽制頡利,令他不敢輕舉妄動。”
“謝聖上。”阿史那思摩甚是激動,雖然楊侗沒有答應出兵,但是態度已經十分明確,那就是大隋從不偏不倚的中立,改成支援他阿史那思摩,而不是同樣向大隋稱臣的頡利可汗,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
將阿史那思摩打發走了以後,楊侗帶著楊師道、凌敬巡視了製鹽作坊,讓他們參觀製鹽的整套流程,接著又去觀看茶卡鹽湖以東的羊馬圈,繳自戰場、吐谷渾,以及吐蕃三國國君贖回自己的贖金都在這裡養著,少說也有兩百多萬頭牛羊和馬匹,由奴隸們看管和放養。
“聖上打算協助阿史那思摩一統草原?”楊侗態度的轉變,讓楊師道十分擔心,他擔心楊侗養虎為患,使阿史那思摩和他的孫子成為第二個始畢可汗。
“朕心中有數,絕對不可能讓東/突厥再次一統的。”楊侗笑著說道:“他們兄弟二人實力相仿、勢均力敵,但從統治能力、個人魅力上說,阿史那思摩遠遠不如智勇雙全的頡利可汗,若是沒有大隋牽制,阿史那思摩必敗。想必他自己也沒有多少信心,所以這些年除了吞併中小部落,便在默默發展,而不敢主動挑釁頡利可汗,便是雙方發生的衝突,也多為頡利挑起。朕要是不給他一點勇氣,東/突厥怎麼自相殘殺得起來呢?”
“……”楊師道、凌敬一頭黑線,都替興致沖沖的阿史那思摩感到默哀起來。
楊師道問道:“聖上擔心阿史那思摩敗得太快,達不到重創東/突厥筋骨的效果,所以慫恿阿史那思摩去吞併黠嘎斯,以增加點勝算?”
楊侗點頭道:“朕不怕東/突厥鬧起來,就怕事態發展太過迅猛,在我大隋元氣還沒有恢復過來之前就塵埃落定,決出新的霸主。現在就坐看他們自相殘殺好了,等雙方的實力都削弱得差不多了,我們再當和事佬,讓他們一直陷入戰爭之中。”
楊師道精神一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的擔憂就不會成為現實,他嘿嘿一笑,又問道:“聖上有沒有想過把東/突厥草原給佔領了?”
“不止東西突厥,甚至是西域諸國、吐蕃、南詔、高句麗、新羅、百濟等等國家,朕都想統統佔領,想之經營成中原一樣的郡縣。”
楊侗長嘆一聲:“只是我們內部矛盾重重,南方人對朝廷心存隔閡,若是南方人不能徹底歸心,朕擔心南方會在某些形勢險峻時刻再生變故,所以在荊州、揚州、交州、益州百姓歸心之前,我們只能讓四鄰保持現狀。殲滅偽唐之後,朕決定用十年,甚至二十年時間來休養生息,將內部打造成鐵桶一樣的江山。”
“聖上這個決定,真是讓人意外。”
“有什麼好意外的?”
楊師道實話實說道:“在我們的想法中,統一天下只是聖上的第一步而已,接著便會征服四野,誰想到聖上竟然要停下征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