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645章:聽天由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45章:聽天由命 (3 / 3)

一時間,心中是又喜又憂。

喜的是楊侗首選之敵不是自己,使自己有充足時間來處理內部之敵;憂的李密一旦敗亡,李唐王朝就會失去最強大的天然盟友。

過了半晌,他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就算我們看穿了楊侗之策,也來不及通知李密了,從襄陽到江都,少說也要十天時間,信使要避開隋軍的重重盤查,路上所花的時間就更多了,當信使到江都城的時候,江都城恐怕已經淪陷了。”

“聖上,或許還有挽救的辦法!”

“蕭相國有什麼辦法?”李淵立刻明白蕭瑀要說什麼,只因朝會上,也有人說要進軍江淮,不過被他一口否決了。

蕭瑀說道:“聖上,我們可以出兵南郡,逼荊襄隋軍集中於南郡,柴駙馬之軍便可以從後面攻打堯君素和杜伏威的隋軍……”

“不可能。”不等蕭瑀說完,李淵如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立馬就炸毛了,毫不客氣的斷然拒絕:“朕又是滅佛,又是禁道的,把滿天神佛都得罪了個遍,才得到這麼一點點兵,這些兵訓練不到一個月,連裝備都缺,怎麼打?拿木頭刀子上陣嗎?這是我大唐最後的力量了,朕敗不起,絕不答應、不同意出一兵一卒。”

“……”蕭瑀一頭黑線,萬萬沒想到皇帝拒絕得這麼幹脆利落,空有一番打算,愣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李淵怒火萬丈,陰沉著臉一言不發。

楊侗好不容易消停一下,你蕭瑀卻讓我主動開戰,這不是讓我的兵去送死嗎?我的兵打沒了,我的命也沒了。

李建成明白父皇因何惱怒,連忙當起了和事佬:“父皇,李密和我們是唇亡齒寒的關係,重要性不言而喻。蕭相國出於天下大勢考慮,才會這麼急切。您冊封蕭相為政事堂相國、御史大夫,不就是看中蕭相國剛正不阿、光明磊落的品質嗎?”

說到這裡,李建成又向蕭瑀拱手說道:“蕭相國,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是父皇也說了,我們的兵大多是不堪一戰的新兵,我們甚至連鎧甲武器都湊不齊,又怎麼能夠救得了李密?關鍵是楊侗具備全面開戰的實力,要是我們招惹他,隋唐之戰、隋魏之戰極有可能同時爆發,我們根本抵擋不了隋唐邊境的幾十萬虎狼之師,生死存亡之際,您說誰能救我們?”

李世民要是聽到李建成這番話,不知是何感想,反正蕭瑀是啞口無言了。

“蕭相國,這不是朕膽小怕事,實在是實力不如人,得認。我們以前就是好高騖遠、目空一切、不敢面對現實,才會屢戰屢敗,再不長記性,我們真就亡國滅種了。”李淵這時候也緩過氣來,嘆息道:“李密那邊,朕是愛莫能助,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派幾支信使,讓他留意海上動靜,能不能及時送到他手上,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蕭瑀萬般無奈的嘆了一口氣,低聲道:“微臣明白了。”

李淵和聲道:“明白就好,李密若滅,隋唐大戰也將開啟,給我們準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蕭相國理應把心思放在朝政上,我們日後才能和楊侗放手一搏。”

蕭瑀知道歸根到底是聖上被楊侗打怕了,已經徹底失去力爭上游、搏擊升空的鬥志,恨不得立即撤出襄陽,跑到巴蜀偏安一隅,安安分分度過餘生;但是楊侗滅了李密,不,只須掌控大局,就能抽了數十萬雄兵,然後挾大勝之勢進攻李唐。

現在的李唐王朝連皇帝都失去奮進之志,巴蜀有四塞險關又有何用?失去了人心的李唐國祚又能堅持得了多久?苟延殘喘的日子又豈能長久?

再看人家楊侗,雖然佔據了有四關之險的關中,但他始終沒有憑之為恃。雖然花費人力物力無數去修建高大、堅固的新長城,但是他從一開始就將之定位成進攻前的堡壘,目的是出兵之後,免得後方空虛,讓百姓吃大虧。有這道長城在,軍隊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征伐域外。

這才是皇者應有的氣勢。

一一對比,蕭瑀心中生起一股難言的疲憊之感,意興闌珊的躬身行禮道:“微臣告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