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搖了搖頭,“基本上沒有。”
李淵沉默了,心中忽然有些不舒服起來,只因李唐從民間徵集到的生鐵和銅料,其實都是在吃他所謾罵、痛斥的隋朝的老本,這讓他格外難堪。更令他揪心的吃老本不能長久,最多隻能再徵集一兩次,否則就會激起民變。
過了半晌,李淵緩緩的說道:“我們之前專門針對銅鐵召開了一次朝議,是因為生鐵和銅錠事關重大、迫在眉睫,沒有銅鐵,無法成就帝國,如果我們沒有穩定的銅鐵供應,就造不出兵器鎧甲、造不出開元通寶,我們大唐王朝就無法持久,所以我們儘管討論過,但如果遲遲找不到穩定的來源,危機就會一直困擾著我們,甚至愈演愈烈,直到我們大唐王朝無法支撐下去,希望皇兒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
“兒臣明白。”
“皇兒繼續說。”
“父皇,銅鐵產自礦山,只要找到就好辦。兒臣自從發現缺少銅鐵之後,就派出工部工匠分赴巴蜀尋找礦脈,但這是一件很耗費時間事情,而且有時候即便是找到了礦山,卻因為交通無法運出。”
“有沒有想過從外部解決?”
“兒臣想過,但基本不可能。”李建成苦笑道:“天下有名的鐵礦區有十處:一是歷陽、二是江夏、三是武安邯鄲、四是遼東、五是涿郡和右北平、六是五原、七是雁門……”
“夠了!”李淵粗暴的打斷了李建成將要說的另外三處礦場,不用聽他都知道這三處鐵礦場位於楊侗的地盤。聽這些,實在太瘮人了,還不如不知道呢?
“……”李建成尷尬的閉嘴。
李淵黑著臉道:“朕就不信巴蜀除了眉山,其他地方就不有礦山,讓工部的官員集體看書,從《區宇圖志》一一查詢。”
“兒臣遵命。”
李建成頓了一頓,又說道:“汶山郡郡守來信,說是有很多羌人入境,前來交換生活物品,他們的物品大多是牛皮馬皮、羊皮羊毛,兒臣覺得可以和讓他們帶來耕牛和戰馬,父皇覺得如何?”
李淵雙眼一亮:“再好不過了。”
“兒臣可以讓地方官員試一試。”
“很好!”
話音剛落,蕭瑀快步入內,躬身施禮道:“微臣參見聖上!”
“蕭相可是有要緊之事要說?”李淵問道。
“稟聖上,微臣認為勢弱的堯君素和杜伏威攻打李密之事,極有可能是楊侗丟擲來的誘餌,事實上,楊侗極有可能已經沿海路南下,從背後攻打江都城。聖上,江都城一旦被攻破,李密極有可能成為第二個高建武。”
李世民在信上著重交待蕭瑀,讓他將信上內容當成自己之所思,這正是李世民的精明之處,一來可以避開結交皇帝近臣之罪名,以免父皇反感;二是蕭瑀乃是他的支持者,蕭瑀若是獲得封賞,對李世民也有好處;三是蕭瑀說完之後,宇文士及再帶著自己的書信入宮面聖,然後是李建成,三管齊下之後,使出兵支援李密之提議變得更有說服力,父皇也將認真考慮李密對於李唐王朝的重要,而不是開口就否決。
實際上李密對於大唐的重要意義,李淵心知肚明,今天的朝會上,李唐君臣就專門針對鄭元璧求援之事討論過,有李密在徐州、江淮、江南牽制,隋軍不會也不敢全力攻打唐朝,這一點是今天達成的共識。楊侗從海路進軍江南的觀點,還是首次聽聞,不過當蕭瑀說到‘高建武’三個字的時候,立馬就認可了這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