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伏威和何潘仁的計劃當中,原本是何潘仁率領三萬大軍到魏軍大營之前向單雄信挑戰,等到兩軍戰事陷入僵持之際,杜伏威再從背後攻營,使魏軍陷入一片大亂,然後再利用騎兵之利衝陣。
但兩人沒有想到,就在他們算計單雄信的時候,單雄信也打算在今天將烏江楓葉谷之軍殲滅,把戰火推到歷陽縣,不放一兵一卒去支援淮南堯君素,以保證李密獲得絕對的勝利。所以他一次性動用了五萬大軍,只留一萬士兵留守大營。
綦公順負責的大營東面靠近長江,當天還沒亮時,單雄信率領五萬大軍已經出發,而在那時,杜伏威船隊已經在前方二十里外的六合山山麓靠岸,軍隊正在下船。
這個訊息令杜伏威大喜,何潘仁有備而來,處於進攻一方,哪怕迎頭碰到也不會吃大虧,根本不需要他去通知。於是他決定先破了魏軍大營,再從後面去追打單雄信,這樣敵軍就陷入兩面包抄的窘境,再加上大營失守的訊息傳到魏軍之中,必將造成人心浮動,從而給予了他們殲滅單雄信的良機。
待到單雄信離開大營約有兩個時辰左右,當天色矇矇亮之時,率領休息充足的三萬大軍殺向了魏軍大營。
綦公順雖是一代反王,但本人並沒有多大的才能,之前之所以能夠在青州營造出浩大聲勢,完全是驍勇多謀的劉蘭成之功。李密為免兩人在一起,又在軍中形成一股不受控制的勢力,於是將劉蘭成帶到了身邊,而失去了劉蘭成的綦公順果真平庸之極。
綦公順胸無大志,是一個小富則安的人,十分滿意於現在的榮華富貴生活,曾經的奮死之志早被多年的安逸生活中磨滅得一乾二淨,。他對於單雄信所給予的守營任務不但沒有牴觸,反而樂意之極。
當亂哄哄的大營再次進入平靜之時,自以為安全的他便回去補覺了,正所謂上行下效,見到主將如此安逸,麾下將校自然也是紛紛仿效,安排好巡視之軍,也都回營睡覺去了。
但是綦公順為首的守營魏軍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主力離開不久,杜伏威的軍隊直插身後,對陷入一片死寂的魏軍大營發動了猛烈進攻。
這一萬守軍為了出征大軍忙碌、準備,可謂是一宿未睡,他們一個個都疲勞不堪,倒頭便睡。杜伏威攻營之時,正好是他們睡得正香之時。
杜伏威之軍得到充分休息,他們士氣正旺,又佔有人數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優勢,很快就把這一萬大軍殲滅乾淨。
當單雄信率領三萬大軍趕來時,戰役早就已經結束了,杜伏威的軍隊早就已經撤走,呈現在單雄信眼前的是滿地死傷士兵,受傷士兵的痛苦呻吟聲此起彼伏,鮮血染紅了大地,輜重已被焚燬,整個大營濃煙滾滾、火光熊熊。
單雄信恨得牙齒咯咯直響,他猛地將長槊插在土中,破口大罵:“杜伏威,你不得好死!”
憤怒歸憤怒,恨歸恨。
但單雄信心知自己已經失敗了,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撤回全椒縣,否則的話必將陷入全軍覆沒的危險。當下一面救治傷員,一面派人打探劉黑闥的訊息。
很快就得到了劉黑闥全軍覆沒、何潘仁率軍來攻的訊息,眼見大軍人心惶惶、疲憊不堪,只得率領士兵撤往全椒方向。
然而單雄信想走,杜伏威卻是不幹了。
他早就料到單雄信一旦回到火光沖天的大營,必將撤離,所以早就在前方埋伏,當單雄信進入埋伏圈之時,揮師猛攻,將單雄信之軍殺得潰敗如山倒。
單雄信退到全椒縣時,戰後一清點,去時六萬大軍,但如今,成功脫困計程車兵只有區區一萬之多。他知道損失掉計程車兵一部分被隋軍所殺,一部分被俘虜,但更多兵士是逃入了荒野,當起了逃兵。這樣的戰績若是傳了出去,他這所謂的大魏第一將也將成為一個笑柄。
最重要的是,杜伏威已經和何潘仁兵臨城下,容不得單雄信有絲毫喘息之機,心中除了苦澀,除了儘快部署士兵防禦,再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將杜伏威軍團牽制在全椒城下,希望李密儘快殲滅堯君素,在佔領淮南、廬江、歷陽之前,分出一部分軍隊支援自己。
。。。。。。。
如今已到三月,不管天下何處,都處於奼紫嫣紅、春意盎然的陽春時節。淮南郡也進入了生機勃勃的時刻,淮南郡位於淮水南岸,淮水中上游河段。
淮南郡古稱九江,這裡開發歷史較早,為重要之地。夏、商時期屬荊、揚二州之域,春秋時屬吳之西境、楚之東境,因而有了“吳頭楚尾”之稱。它作為行政區劃最早出現在秦代,秦始皇劃天下為三十六郡便設有了九江郡,由於歷史變遷,此後又有淮南國、延平、柴桑、淮南郡等名稱。
大隋一統天下以後,經過幾百年混戰的天下出現241州、680郡,1524縣,其中一個郡一般只轄一到三個縣,州、郡、縣三級行政區劃混亂到了極點,郡一級形同虛設。隋文帝面對這種局面,採納了民部尚書楊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閒、並大去小”建議,將混亂的地方官制從三級精簡為兩級,一口氣撤銷了500多個郡,裁汰了大量冗官。
與那些被合併的州郡縣相比,淮南存在的問題是它的體量太大,它在全盛時轄境跨後世的河南、安徽、江西諸多地域,所以在撤銷、合併的時候,它遭到了閹割,至今只有壽春、安豐、霍丘、長平四縣。
淮南郡除了從北部東流淮水,還有源自南方廬江郡,最終匯入淮水的沘水、肥水,這兩條河流,自南向北的把淮南郡分成三個部分,在境內還有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芍陂。
隋開皇年間,長史趙軌對芍陂再次修治,他疏洩支流,注入芍陂,溉田良田數萬頃,又在芍陂外面加固堤防以備水患,並將原有的五個放水閘門改為三十六個。這對淮南大地的灌溉工程,是一個很大的發展。由於他疏浚水道、擴建芍陂,使淮南的灌溉面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目前雖然只是淪為小郡,但淮南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是江淮大地北接中原、西臨荊襄的樞紐要地,也是中原南下江淮的戰略橋頭堡,
淮南郡以壽春縣為郡治,隨著杜伏威的投降,已經成了大隋的土地,境內四萬編自蕭銑軍的隋軍將士由大將堯君素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