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544章:以退為進,弟高一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44章:以退為進,弟高一籌 (1 / 3)

“啟奏聖上,晉王殿下在宮外求見。”李建成帶著冊封竇軌的聖旨走後一個多時辰,殿外傳來了宦官的聲音。

“誰?”有些失神的李淵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聖上,是晉王殿下求見。”擬好聖旨尚未離開的內史侍郎封德彝在一邊提示。

“嗯!”李淵眉頭一皺,他認為李世民擅自撤軍,致使朱陽關大亂,給了薛萬均破關的機會,也認為張士貴之敗是李世民改了他的部署而致,對他相當惱恨。不過李世民認錯的態度好,這讓李淵心中的九分殺意恨意減弱為八分;而且李世民是他的嫡子,讓兒子掌控軍隊有利於對軍中關隴勢力的壓制,殺意恨意又減了一分;而關隴權貴集體威脅自己,讓李淵意識親情的重要,這又減了三分,他嘆了口氣,道:“讓他進來吧。”

封德彝連忙躬身行一禮,“聖上,臣就回避。”

李淵滿意道:“去吧!”

“臣告退。”

封德彝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慢慢退下,出了御書房,他快步走到武德殿外,在臺階前遇到匆匆而來的李世民,急忙行禮道:“殿下,微臣提個醒。”

李世民對封德彝的感觀相當不好,此人當虞世基的麾下很多年,把虞世基揣摩人心那一套學得淋漓盡致,以前討好楊廣,後來討好李翟讓密,見到李密發展勢頭不好,又跑到大唐這邊現討好李淵,他雖然來大唐不久,卻靠那套心術成了李淵的心腹,使李淵對他的信任超過了裴寂。

不過李世民雖然對他沒好感,卻知道此人不僅是父皇心腹,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不能得罪,也得罪不起,便拱手回了一禮,問道:“封公有何指教?世民洗耳恭聽。”

封德彝見四下無人,低聲道:“關隴權貴擔心戰火燒到巴蜀,損害到他們的利益,便集體上疏,要求聖上在荊襄與隋軍決一死戰,聖上震怒至極。殿下千萬不能觸怒聖上。”

“多謝封公提醒,世民銘記在心!”

李世民恭敬道謝,事實上,封德彝說的這件事他聽說了,他承認大哥所訂的戰略是大唐目前最好的出路,但父皇對關隴權貴的試探卻是糊塗至極的昏招,現在人心惶惶,父皇這麼潑冷水,全力支援李唐的關隴權貴能不寒心嗎?其實大哥‘只做不說’的方法是最高明的處理方式,但父皇偏偏不聽。為何?父皇怕了,他對楊侗畏之如虎,恨不得立即離開襄陽,跑去成都享受安穩的生活,因此一聽李建成遷都之議後,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執行下去。現在弄得人盡皆知,以後如何收場?

他就是得到這個訊息才急著進宮面見父皇的,一方面人要向父皇提出局勢的嚴峻,必須行動起來,在隋軍收攏蕭銑勢力之前,於南方開啟新的出路,若是楊侗盡收蕭銑的地盤,那麼他們就處於隋軍三面包抄的險境;另一方面是請父皇出面,化解他和李建成的矛盾,李唐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應該以大局為重,兄弟聯手、一致對外,反正父皇正值壯年,他們兄弟以後誰來坐江山,完全可以等天下統一再說,現在最關鍵的是保住大唐江山,否則的話,別說太子,就是當上皇帝也是亡國之君,那又有什麼意思?

迅速瞭解到父皇對關隴權貴的處理方式,李世民大大的鬆了口氣,告別從封德彝後,便快步來到御書房門口,略微定下心神,這才步入房內,行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李淵眼神複雜地看著這個長得最像亡妻的兒子,語氣也變得柔和了起來,“皇兒起來吧!”

“謝父皇!”李世民起身,慢慢走到父皇面前垂手而立。

“關隴權貴之事,皇兒也該聽說了吧!”

“回父皇,兒臣正是為此事而來。”

“你認為朕應該如何處理?”

雖然李世民已經從封德彝那裡瞭解到了處理的方式,但他生怕父皇頭腦一發熱,出爾反爾,那就完了,但他也不能開門見山的說,轉而反問道:“父皇可知李密在江南的處境?”

“聽說發展不順,怎麼了?”李淵不解地問

“兒臣以為李密的不順,一點都不奇怪。”

“為何?”李淵更加不解了。

“父皇,李密源自瓦崗軍,他的根基在中原、在徐州,但他卻放棄中原轉戰南方,所以哪怕在軍事上取得了逼降李子通、殲滅沈法興的輝煌大勝,也得不到江南名門望族的支援,原因是他屬於外來者、入侵者,他如飄萍一般,又怎麼會進展勝利?而我大唐得到關隴權貴的支援,才輕鬆穩坐關中。”

李淵明白了,眼光不自覺的看了那一堆奏疏,好不容易壓下去的火氣噴湧而出,語若刀鋒的問道:“楊侗呢,他有誰支援?你又怎麼說?”

“均田制、攤丁入畝制、鄉縣郡國四學、科舉制、軍功制堪稱是楊侗五把無堅不摧的神劍,此五把神劍,讓天下寒士、普通百姓無所不從。”

“朕都知道!”李淵只感到心中一陣發苦:“但你少說了最關鍵的一點。”

“兒臣不懂,請父皇明示。”見父皇沒有再生氣,李世民終於鬆了一口氣。

“楊侗是楊廣的孫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