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隴集團是一個利益結合體,因利而合,也因利而分,在隋朝建立以後,便漸漸分成兩派,一派以獨孤氏為首,另一派以元家為首,隨著元氏沒落,鼎盛的竇氏成了這一派的領袖,關隴勢力這一派也改稱為竇派,李淵的隴西李氏也屬於竇派成員。
但不管獨孤派還是竇派,都經歷了隋朝文武二帝的清洗,尤其是在武帝楊廣的暴力打擊之下,強勢的關隴集團便與日勢衰。只是瘦死駱駝比馬大,關隴集團的勢弱也只是相對以前權傾天下而已,從前的關隴集團壟斷了西魏、北周兩朝的高階職位,然後利用手中權力獲得無數資產,土地和產業遍佈天下,但是他們在了推翻‘背叛’關隴集團的隋楊決定後,未免產業遭到戰禍荼毒,紛紛將產業收縮到關隴和歷來都比較安穩的巴蜀,關隴九成以上的良田都被關隴權貴佔有,各種賺錢生意全被他們壟斷。
唐朝能迅速紮根關隴、平靜動盪,就是關隴集團合力支援所致,如果沒有橫空出世的楊侗,李淵完全可以憑藉關隴集團的雄厚家底,將各路梟雄生生耗窮、耗死,只可惜唐軍屢屢被隋軍擊敗,朝野人心潰散,失去根本的關隴集團只剩下巴蜀這個最後的後花園了,許多人早都萌生懼意,聽到隋朝有與世家和解之意,紛紛派人探聽,在楊侗還沒有作出任何表態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主動許諾了很多。
竇氏第二號人物竇琮前來拜訪獨孤氏,也是因為竇氏為首的竇派利益受到了嚴重威脅。
儘管他們也派了代表去和隋朝聯絡,但隋朝皇帝始終沒有給出一定承諾,竇軌和竇琮等竇派核心成員幾經商議,一致認為楊侗不滿足竇氏所給價碼,這才始終沒有表態。但是他們也不甘心被楊侗訛詐,而且和楊侗比起來,李淵更能夠保證他們的利益,因此對隋唐之戰寄予厚望,沒有再次派人去洛陽‘談判’。
但隨著李世民兵敗朱陽關、李淵退回襄陽,竇派的家主們終於穩不住了,隋軍一旦打下荊襄、殺入巴蜀、滅了李唐,下一步就會將他們田地、財產點滴不剩的奪走。
竇派覺得不能坐以待斃,決定與獨孤派和解,將兩派合為一體,以一個完整的關隴集團去跟隋朝談,這樣威力、和說服力會更高一些。
竇氏家主竇軌跟在李淵身邊,分身乏術,於是由二號人物竇琮上門造訪。順便探聽一下獨孤派的口風,看看李唐還有沒有救,畢竟他們在李唐身上投入了太多的利益,不到最後關頭也不願放棄李唐。
獨孤氏的大門開了,獨孤澄快步迎了出來,後面還跟著擔任工部尚書的獨孤懷恩,可以說這是獨孤氏的兩大人物都出來了,這讓竇琮有些受寵若驚之感,他連忙躬身行禮。“勞煩兩位世叔親自出迎,不勝榮耀!”
獨孤澄和獨孤懷恩都是獨孤信的孫子,在關隴權貴之中輩分極高,竇琮年長,卻也得稱獨孤氏兄弟為世叔。
“竇公親自上門,是我獨孤氏的榮幸,快請!”獨孤澄不以長輩自居,一聲‘竇公’給足了竇琮面子。
“請!”
寒暄幾句,便一起進了府門,來到獨孤府專門接待重要人物的會客廳,三人分賓主落座。
竇琮開門見山道:“聖上退守安養,不知二位世叔怎麼看?”
獨孤澄感受到了竇琮語氣中的焦慮和心急,不過他也理解,畢竟大家面臨的問題都一樣,沉吟道:“實不相瞞,我們方才也在談論此事,我們認為聖上久居深宮,脫離戰場太久,不知隋軍的厲害,誤判形勢的後果是倉促的御駕親征,他根本不知道御駕親征失敗後所引發的一系列後果。”
旁邊獨孤懷恩微微一嘆,“自從李孝恭在襄城全軍覆沒,大唐朝野人心惶惶,物價一天高過一天,聖上應該想法設法穩定民心,振奮士氣才對,可他唯恐天下不亂,固執要御駕親征,我真不明白他到底是怎麼想的,這下好了,一仗不打就跑了回來,還丟失了李孝恭拼命打下的地盤。難道非要大家鬥志盡失、叛亂四起才肯善罷甘休嗎?聽說很多世家現在都跟楊侗暗中往來,這也不能難怪別人這樣做,聖上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了,不僅沒有一項安定人心的政策出來,還步步失策。”
獨孤氏兄弟一引一帶,就把話題引向深層,他們先想知道竇家是怎麼想的,否則的話,容易落人話柄。
但竇琮也不傻,自然不會順著獨孤氏兄弟的節奏走,不過也知道對方不會主動提出與隋朝暗中聯合之事,畢竟,兩派爭鬥太久,彼此之間有著很深的戒備,他想了一想,決定暫時放下這個話題,等信任建立起來了再來談,嘆了口氣道:“家兄讓人從前方傳話,說是聖上收縮兵力,採取閉關鎖國之策,遷都入蜀,聯魏抗隋。”
“遷都?此事當真?”獨孤澄動容道
竇琮點了點頭,鄭重道:“這是太子殿下稱是要打造一個穩定大後方。不過襄陽現在已經不安全了,聖上有遷都之意也正常,但是他又怕朝臣反對,所以才讓太子這麼用試探家兄,如果大家們聽而任之,被隋軍打怕了的聖上真會遷都巴蜀。”
獨孤澄雖然極為震驚,但他很清楚,李淵考慮遷都,絕非一時頭腦發熱,這裡面肯定一定還有他所不知的原因,竇家和獨孤家族暗鬥已久,雙方一直爭奪關隴貴族的主導權,竇家有可能拿獨孤家當槍使,在沒有徹底弄清之前,自然不能魯莽表態,不動聲色的問道:“竇公的意思是,集中整個關隴權貴反對遷都?”
竇琮鄭重的點了點頭:“巴蜀是我們關隴權貴所剩無幾的資本了,若是大唐的國都設在那裡,戰火很快就會席捲而至,那時我們怎麼辦?就算隋軍暫時打不進去,那麼聖上又如何滿足關東士族、江南貴族的要求?還不是犧牲我們嗎?所以我們的意思是關隴兩派要聯合起來,態度鮮明地反對遷都。”
“真到那麼一天,我獨孤氏一定跟進。”獨孤澄也表了態,沉思半晌道:“只是這樣太被動了。”
“世叔可有良策?”
“我認為化被動為主動,在聖上提出遷都之前,以國家大義為名,提出死守荊襄之志!”
竇琮雙眼一亮,讚道:“此法甚善!”
“那就這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