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537章:域外烽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7章:域外烽火 (1 / 5)

清晨時分,萬道朝霞斜照!洛陽王宮一處偏殿燃起了檀香,絲絲縷縷青煙從青銅獸爐的鏤空縫隙之中嫋嫋升起,空氣充斥著淡淡香氣,不僅清神醒腦,還分外好聞。幾盆修剪精緻的盆景點綴在四周,平添了幾分清新。

“昨天夜裡,右武衛大將軍、藤國公薛萬均率眾攻克朱陽關,殲敵三萬餘眾,赤甲軍全軍覆沒,赤甲軍主將之一鄭仁泰被己軍誤殺,李世民膽寒,連夜往南逃竄。外武關守將張士貴棄關南逃,兩萬唐軍被左武衛大將軍羅士信、郯國公夜襲,死傷不詳,逃至丹水縣。好,打得好!朱陽關和半個淅陽終於到手了!薛萬均和羅士信配合默契,不愧是朕的大將軍。”看著薛萬均送來的捷報,楊侗很淡定的說著,然後就沒了下文了。

滿堂大臣一臉無奈!不過大家也都理解,朱陽關並非是什麼險關,薛萬均佔據著諸多優勢,又有羅士信在後方配合,打不贏才有鬼了。而這區區半個郡,對於勝得麻木了的大隋而言,確實擺不上臺面,他們自己想假裝出興奮都假裝不出來,更別說是打出無數輝煌大勝仗的楊侗了。

倒是第一次聽政的唐王楊侑一臉喜歡的說道:“這都是皇兄用人得當,現在朱陽關一下,我軍南下之路將暢通無阻,用不了多久,我大隋就可以殲滅李淵等反賊了。皇兄,臣弟覺得理應重賞二位大將軍。”

楊侑年齡漸長,也慢慢接觸到一些政務,只不過這孩子之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不懂楊侗和在坐臣子的心思,現在他除了高興,就只是覺得氣氛有些不太對,這都贏了,怎麼一個二個都沒有獲勝之後的那種神情,這很讓他不理解。

楊侗點了點頭:“唐王言之有理,傳令下去,賞薛萬均十大板。羅士信負責監督。”

“皇兄……臣弟不是這個意思啊。”楊侑懵了。

房玄齡輕咳一聲,解釋道:“殿下,並非是聖上賞罰不分,而是在聖上和臣等看來,佔據兵力、裝備優勢的薛大將軍應該殲滅李世民整支軍隊才合理,可他卻放跑了李世民的三萬唐軍;戰機稍縱即逝,錯過了這一回,以後想殲滅跟張士貴和兵一處的李世民就難了,有這幾萬大軍駐紮于丹水以南、南陽以西,如同一把匕首頂在右僕射脅下,影響了南陽戰場;所以從大局上說,薛大將軍打的是一場敗仗;實際上,如果他沒有將李世民嚇跑,而是將李世民鉗制在朱陽關,就是大功一件了。聖上罰薛大將軍十大板算是很輕的了,要是導致全域性失敗,那就是掉腦袋的大罪。”

“這……”楊侑一下子驚呆了,只感到滿腦子都是暈乎乎的。

“當然了,薛大將軍、羅大將軍也可以將李世民和張士貴殲滅在淅陽,或是令其動彈不得。”

“就說凌煙閣閣主對門下學士的表現不滿意!”楊侗想了想,覺得這理由很好。

“喏!”

眾人啼笑皆非!老師抽打學生在這年頭很正常,楊侗這處罰一點毛病都沒有,很有一種先生體罰成績不好的學生的意味,教訓了薛萬均,還不傷君臣之誼。

……

“不說這沒出息的傢伙!”楊侗這時候讀起了凌敬呈遞上來的情報,眼神中突然爆發出一股驚人煞氣,冷冷的看著凌敬,問道:“凌尚書你告訴朕,這些西域人,到底想做什麼?究竟想玩什麼花樣?”

“聖上,您手中這份西域人犯境的情報乃是蘇大將軍發來的;實際上,根據且末郡郡守薛萬述、伊吾郡郡守孟孝敏、鄯善郡郡守劉大俱、明月郡郡守李客師以及朝廷商隊上報,在近段時間內,西域人已經搶了二十多批商隊,這其中有我大隋的商隊,也有西域各國的。”

說到這裡,凌敬嘆息了一聲,躬身深施一禮:“這二十多批商隊事發點和時間都不同,且因為絲綢之路過往商旅絡繹不絕,這受損的二十多支商隊顯得有些微不足道,這一起一起的上報,使微臣沒有重視,以為只是偶然性的事情,直到統計上來,才發現近段時間已經發生了這麼多起。是微臣的過錯,請聖上降罪。”

楊侗揮了揮手:“大戰在即,黑冰臺任務在唐、魏,重心在襄陽,這不是你過錯,朕沒有怪你的意思!”

凌敬感激道:“多謝聖上不罪之恩。”

楊侗示意他坐下,忽然看向一旁的房玄齡:“玄齡以為是巧合,還是一個組織有預謀的分散行動?還是某個國家在搞事?”在私底下,楊侗的稱呼都比較稱呼。

“巧合肯定不是,相對西域國家,臣更傾向於某個組織在搞事,他們分散作案,無非是為了多拖一些時日。”房玄齡說出了自己的結論之後,分析道:“西突厥如此龐然大物,尚且毀在數月之間,西域諸國矛盾重重,又都是國小民寡之小國,他們沒有渾水摸魚的膽量;關鍵是各國皆為絲綢之路上的獲利者,如今紛紛響應大隋號召,不僅積極的修橋鋪路,努力向大隋邊境延伸,還出人出錢支援絲路聯軍,所以西域諸國沒有半路截殺商旅的理由。”

“原以為乾脆利落的摧毀西突厥之後,大西北安定三十年,不料三年沒到,又開始群魔亂舞了!這巴掌抽得朕這張老臉火辣辣的疼。”

老臉?

眾臣看了看楊侗暖潤如玉的臉,忍不住摸了下自己的臉。

“如今看來,是朕想當然了!這些西域蠻子,實在太野蠻了。”楊侗心中湧現出一股濃濃的殺意,這其中的損失相對於朝廷的財富可以忽略不計,但此例不能開、此風不能漲,必須得把這夥人揪出來,否則的話,大隋在西北殺出來的威望和鋒芒,遲早被這群不法之徒磨平,如果不給予深刻教訓,不僅西域會有人紛紛效仿,便是北方突厥三部、和遼東也會紛紛搞事。問題這夥人來去如風,你找都找不到他,這又談何消滅?

楊侗縱有滿肚子的殺意和詭計,也沒半點法子,他突發其想的朝著孔穎達說:“孔尚書,咱們儒家推崇有教無類,要不,你去試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